前段時間曬了??這張圖,于是不斷收到要求,推薦芳香療法及其相關(guān)的各類書籍。
一些愛好者,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芳療書,不知從何入手。也有芳友來問,好奇圖片中那些芳療以外的書籍。更多的則是初學者們,不少人上來就入某些“辭典”級書目,初始欣喜若狂,期待快速成長,讀來卻感內(nèi)容復(fù)雜、枯燥乏味。而書中每一配方所涉及的不少原料,更是令人望“油”心嘆!
說到書籍與學習這一話題,我算是有點資格講兩句吧。一來進入芳療之門有些年頭,參閱乃至反復(fù)研讀的書本不在少數(shù);二來一路從事人力資源,大部分時間側(cè)重于人才發(fā)展、學習/培訓、職涯規(guī)劃等領(lǐng)域。兩相結(jié)合,我不會只是單純薦書,而是從專業(yè)角度去看如何選書才能更切實地一步步學習芳香療法。
知道你們心急想看推薦,但在正題之前,請允許我先講個故事。不要跳過去哦,看完這個你們會明白學習是有路徑的,一蹴而就不了。
朋友C去年跳槽到了一家民企,之所以挖他,給出的offer又是如此高薪,看中的是他在該領(lǐng)域近廿年的外企經(jīng)驗。于是,C摩拳擦掌,想著盡快干出一番大事業(yè),也是對得起新老板的慧眼識珠。
然而,C入職半年內(nèi)卻屢屢受挫。他提出的一個創(chuàng)新方案,涉及公司全員,遲遲未能推動起來,更別提成效了。不是高層不支持,大老板隔三差五會議上推崇,就差歃血為盟了。也不是影響不了,C一個個部門游說,憑借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很快就拉成一致戰(zhàn)線。而宣導(dǎo)工作也是一輪輪有序開展,員工們似乎聽明白了。但令C惆悵的是,怎么一腔熱血到要落實,就那么難呢?
其實這里有一個關(guān)鍵在于,人們縱然愿意也能夠接受新事物,但學習是有一個必然的過程的,通俗地說,一般要經(jīng)歷這些步驟——
第一步:產(chǎn)生興趣,愿意學習
第二步:保持興趣,深入研究
第三步:反復(fù)強化,成為習慣
第四步:同上
第五步:同上
... ...
第x步:同上
... ...
基于學習曲線,每次都需要不斷炒冷飯,再稍微加點新的,然后混在一起繼續(xù)炒......
如此周而復(fù)始,最終修成大師!
呃~~ 好像扯得~~ 有點遠了~~
讓我們拉回到這個故事,后來C做了什么事呢?就是通過一系列豐富形式,一點點提起員工的學習熱忱,然后再運用上述方法,炒呀炒,炒呀炒...... 現(xiàn)在嘛,就不用我說啦,當然是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開啟了整個新篇章~~
洋洋灑灑這么多,總結(jié)一句話:想學好芳香療法,不要急于求成!
人們都能做到第一步,但可能5分鐘熱度后就止于此了。
不相信?覺得第二步容易做?
呵呵,許多人往往反其道而行,就像文初提到的,上手就抱回一堆磚頭書。開什么玩笑??!這些又厚又重,隨身還帶不了。你們說,除了學霸,誰高興啃?!還不都一個個當“辭典”似的,不是在書架上供奉著,就是在床頭邊落灰!臨要用了,翻出來查查配方,一看,傻眼了!納尼?手邊原料不齊???MD,老娘不干了!??!
遙想多年前,我的第一本書是什么?
答案揭曉,就是這本——
乍一看,是不是心塞塞的?
或者,感覺被我欺騙了?
腦海中無數(shù)匹草泥馬來回奔跑~~~
上面這么多文字硬著頭皮讀下來,你居然給我推薦這樣一本舊時代小書???。?/p>
呵呵,在那個芳療還不普遍的年代,金韻蓉老師的《精油全書 當我們愛上芳香》整整伴我度過了初學的兩年。沒錯!我那時候手邊反復(fù)看的就是這本書,以及網(wǎng)上零散雜亂,還不一定正確的知識和資訊。
這本輕巧小書涵蓋了芳療的歷史、效用、安全性、精油/植物油種類、配方及使用方法等。讀完一遍花時很短,就趁著還在興頭上,看看想用的配方,咬咬牙沖動地買下幾支油,每天盼著漂洋過海盡快到達祖國大陸~~
得到后那個珍惜呀!一段時間就跟著書中各種方法多番實踐,橫著用、豎著用、斜著用......??宗旨就是,恨不能物盡其用,才對得起毛爺爺!此外,每一支油都建立學習檔案,不只是記錄知識和使用心得,還包括聞香筆記,以及夢境,因為每支油都有引夢的可能。這么做,最大的收獲就是,我對某支油會熟悉到在地鐵里想起它,鼻尖就隱約聞到了。左右一看,告訴自己,那是幻覺、是幻覺??
之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真正踏上芳療的探索之路,也就自然而然進入了學習的第三步乃至第x步。然而即便如此,兩年內(nèi)不過只囤了二十來款精油和幾種植物油,書中提及40種精油在當時看來是巨大收藏!
不過好處就是,那二十來支至今都是我的手邊油,就像是熟識許多年的老朋友,遇到問題常常不用思索,巧妙搭配這些基本就可解決日常所需。我想,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吧,如果不能做到信手拈來,縱然識得百來種,又如何?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不代表你也要選這本。簡言之,第一本書一定要簡單輕便,可隨手查閱攜帶,書內(nèi)插頁漂亮一點,有效吸引注意力。同時,內(nèi)容必須務(wù)實可操作,理論要少,才會愿意實踐。此外,我還是建議買實體書,精美印刷品的好處在于,你會想要打開它。
我知道,如果今天只說這一本,你們會留言拍我的。
好怕怕~~
因此,機智如我,還準備了另外一些書。
當小書已不能滿足我時,一系列英系大師們的芳療叢書在國內(nèi)出版了,這些書對初學者而言可謂是包羅萬象。
《莫利夫人的芳香療法》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完的,頓時有一種思路被沖擊的感覺。因為這本并非教授內(nèi)容,而是從細胞、衰老開始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出芳香療法,呈現(xiàn)不同的個案,一時間讓我明白了芳療的源頭所在。
《芳香療法精油寶典》是一本精油字典,收納了80多款精油,每一支都有詳細介紹。從這里開始,我的精油庫有了量的飛躍,芳香筆記也更為豐滿起來。
《芳香療法配方寶典》上下兩本涵蓋了芳療在健康、美容、運動、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幾年我不斷參考并嘗試其中配方,有成效頗佳的,也有用了感受不大的。帶著種種體會和疑問,促使我從生理方面的研習轉(zhuǎn)向心理角度的探尋。
《芳香療法情緒寶典》就是往心理層面找答案的一本好書,那時國內(nèi)找不到,我是看的模糊版黑白電子書。前幾年有了正式出版,我趕緊收下再次翻閱。Valerie老師的配方和情緒兩大寶典實在是佳作,細細推敲其用油思路和方向,并與Wanda老師的精油寶典相結(jié)合,認真運用、記錄反思,相信芳療水平將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
但是,我不得不說,這幾本書主要仍停留在應(yīng)用方面。當人們知其然后,就會想要知其所以然。此時,會出現(xiàn)兩條分支,是先走技術(shù)派路線,還是先走能量派路線。不管先走哪條,要想做到專業(yè),其實都離不開另一條。并且,走到最后,終會在一點上匯聚。
看到這里,我知道你們一定有很多問題,比如其他好書怎么不提?為何都是英系的書?技術(shù)派或能量派有哪些推薦?各位請稍安勿躁,當我們從應(yīng)用實操逐漸往深處走,將會更容易促進學習動力,從而才能水到渠成。
沒講全的,沒講透的,沒講清的,就都留待之后繼續(xù)。
-See you-
文|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
圖|源自 花瓣網(wǎng)
如果你喜歡此篇,歡迎不吝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