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瓣綠兒
蔡康永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
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
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想錯過心動的人和美好的風景。
但是我們似乎都害怕未知的風險,因為不確定結果,便不敢出拳,便不敢邁步。
一直在想,在等,在糾結,可最后就會發現越不敢行動,心中越是倍感焦慮。
《逆向管理》這本書的作者埃米尼亞·伊貝拉建議我們反過來,先行動再思考。其實已經有很多心理學家證實了,如果一個人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是因為他先改變了行動。
01
前段時間姐姐來我家和我聊天,她說自己最近工作挺忙的,而且業余一直在學習,每天早上5點起來,晚上11點半睡覺。雷打不動已經堅持2個半月了。
我說:“中級你不是已經考過了嗎?還學什么?工作都那么忙了,別太累了。”
姐姐說:“剛開始我去的時候公司里面同事有財務中級職稱的不多,現在很多同事都在考中級,若是都考上了,那我的優勢就降低,可替代性就會增加。所以我還要往上考,已經報了注會,10月份要考試了。”
想到一句話:“人生總是很累,你現在不累,以后會更累”
有時候我們不僅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而且還要學習新的技能,跟上形勢的變化,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勇敢地往前走,西風烈烈,拳下生風。
02
關于我昨天晨讀感悟《到底是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這個問題。同時也好好審視了自己,不能讓問題控制自己的大腦。坦然接受目前的工作,并努力做好,把一次次陌生領域的任務當成機會而非麻煩。
上周五沒下班前領導就在公司內部群給我布置一個任務,下周一9點半在會議室給公司員工培訓品牌產品知識。
他可能覺的在美博會參展的時候我像客戶介紹說的還不錯,所以才安排這次任務吧,順便讓新來的同事可以對產品更深入的了解。可是我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過,純碎自己摸索,而且這真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萬一我表達不清楚,若整個過程干癟癟的,大家興致不高,豈不是給領導印象不好。
可是理性的自己告訴我:“這也是一個機會,若做的好,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不要怕就當成一次鍛煉的機會,學習新的技能順便可以練習自己的口才和膽量,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人生總是要嘗試,還是先動再思考吧。
不要糾結,馬上就去做手稿。寫著寫著發現還可以參考下曾經寫的關于演講題材的感悟,001 開胃菜 002 主菜 003 甜點 的模式來寫稿子,這種感覺還挺妙,希望明天一切順利。
人生,沒有什么比糾結和猶豫更浪費時間了,
在能力有限之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3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情景?
在下雪地里走這邊走到那邊,一開始艱苦跋涉走出了一串腳印,后續繼續踩著這串腳印往返,這樣一來腳印就會不斷變深變寬,慢慢就形成了一條小路,這條路徑不斷地被踩實,走起來也變的輕松很多。
其實也是意味著,剛開始的行動也許真的很難。一切都是陌生的,去嘗試,去行動真的需要很多勇氣和堅持的努力。過程會很辛苦,可是相信自己只要開始行動了,就重生新的想法,新的動力,新的收獲。
未來藏在迷霧中,叫人看來膽怯。
但當你踏足其中,就會云開霧散。
今天,你開始行動了嗎?
往期職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