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諸葛亮,很多人腦子中噼里啪啦閃過很多東西,像“三顧茅廬”、“隆中對”、“草船借箭”等等,總之,諸葛亮在三國中是一個很牛逼的人物,那么,為什么這個神一般的諸葛亮會失敗呢?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多處神話,我們姑且不管和《三國志》的記載有什么不同,單就《三國演義》再怎么神話,我們仔細閱讀,還是會發現諸葛亮有很多失敗的地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諸葛孔明失敗的路線:
讓關羽留守荊州——跟隨劉備伐吳——拒絕魏延進兵子午谷——讓馬謖守街亭——北伐
諸葛亮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凡事親歷親為,不培養下屬。這樣做,除了讓自己過早操勞而疾,還導致了蜀國后繼無人,最終失敗。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算準司馬懿必取街亭,于是派馬謖前驅守街亭,但是他沒有算計到馬謖會很輕易的就把街亭丟了。用人不明,是自己馬虎還是疏漏?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派姜維詐降,結果大破曹軍,就在眾將士以為他會一鼓作氣繼續乘勝追擊的時候,他卻發現自己所帶的隨軍糧草不夠用了,只好撤退。
第三次北伐,諸葛亮用計謀把司馬懿殺得大敗,但忽聽有人報告張苞身亡,于是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厥于地,他從此得病臥床不起,蜀軍不得不退回漢中。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擺出八卦陣重創司馬懿,未曾料到司馬懿買通蜀軍糧草官茍安,茍安回成都散布謠言,說諸葛亮早晚必將篡位。劉禪大驚,急傳諸葛亮回師。諸葛亮不得不傳令退軍。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用計把司馬懿殺得落花流水,忽報永安李嚴有書告急,說東吳與魏謀和,欲聯合進攻蜀國。諸葛亮只好撤軍,但令他想不到的是,李嚴是怕軍糧置辦不及,編造假消息來哄騙諸葛亮。
第六次北伐,諸葛亮屢敗司馬懿,司馬懿不敢出戰,據守不出。諸葛亮派人送去女人衣服來戲弄司馬懿,誰知司馬懿并沒有被激怒,反而從諸葛亮派去的人那里得到了諸葛亮病重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諸葛亮不久于人世的推斷。
料事如神的諸葛孔明,六次北伐全部以失敗告終。估計他到死都沒想明白究竟是哪里吃問題了,所以他只能對天高呼:時也,命也!
其實諸葛亮一出場就注定是個悲劇性人物。他一開始還沒有出茅廬時,就已經謀定天下三分,卻對“一統天下”只字未提,因為他也知道,漢朝氣數已盡,但是他還是出山了,為何?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1.面子問題。劉備三顧茅廬,又是哭又是跪,諸葛亮只好答應,畢竟自己只是個草民,人家是皇叔,都給自己跪下了,再不去真的是不識好歹了。
2.孔明自負,自比管仲、樂毅,卻強要逆天理行事。
3.畢竟大丈夫不能一輩子呆在山間過一輩子吧?
所以,諸葛亮是屬于一個管理國家的人才,但是又在培養人才方面略顯不足,在軍事上諸葛孔明如果除去《三國演義》的過分夸大,講道理他在軍事上的成就確實一般。所以說諸葛孔明在一個人才稀少、元氣大傷的蜀國后期的失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