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北伐的老年諸葛亮,唐國強演繹的相當(dāng)?shù)轿?/p>
三國演義從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開始到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用了14回的篇幅講了諸葛亮的六次北伐,這六次北伐又被稱作六出祁山(其實不是每次都過了祁山)。但是各種緣由導(dǎo)致諸葛亮的六次北伐都已失敗告終。
第一次北伐
這次北伐從大的戰(zhàn)略格局上來說,是歷次北伐最好的。一方面與東吳修好,另一方面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采取懷柔政策安撫了蜀國南部。這兩個大招使得蜀國沒了戰(zhàn)略上的威脅。另外,在北伐之前,諸葛亮還有反間計,使曹?;实哿T了司馬懿的官,這一招使得諸葛亮去除了最大的對手。諸葛亮可以開始安心的北伐了。
在一切準(zhǔn)備完備,諸葛亮上了一篇千古名篇《出師表》后,開始了浩浩蕩蕩的第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放棄了魏延提出的出奇兵直取長安的計策。采用穩(wěn)扎穩(wěn)打的策略,一切進展順利,魏國節(jié)節(jié)敗退。在魏國換了幾次主將都無效的時候,毅然啟用了司馬懿。
司馬懿出山,諸葛亮自然小心應(yīng)對。結(jié)果出了一個大昏招,安排馬謖守街亭。結(jié)果大家都知道了,馬謖失街亭之后,諸葛亮的糧道被斷,腹背受敵。蜀軍只能撤退。第一次北伐失敗。撤退的過程中,有一出精彩的空城計。
第二次北伐
這次出征,諸葛亮上了《后出師表》,同樣是千古名篇。這個《后出師表》很多人認(rèn)為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后出師表比前出師表的文采弱了很多,而且也沒有前出師表那種大胸懷大格局。這次北伐,剛開始就不利。在進攻陳倉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啃的主:郝昭。諸葛亮打了二十多天都沒能攻克。陳倉是從蜀地進攻中原最佳路徑,當(dāng)年劉邦也是這么干的。力求速戰(zhàn)速決的諸葛亮,自然消耗不起,在取得幾場小勝之后,蜀軍軍糧用盡,諸葛亮不得不撤退。第二次北伐失敗。
第三次北伐
這次北伐剛開始高歌猛進,一切都蠻順利的。蜀國只諸葛亮一個頂用的謀士,諸葛亮類病了,在聽到張苞去世的消息之后,直接吐血。諸葛亮無法在工作崗位上堅持了。蜀軍悄悄撤退。第三次北伐失敗。
第四次北伐
這次最可惜。蜀國連年大熟,軍糧問題解決。諸葛亮的身體也調(diào)理好了。進攻也是很順利。還弄死了魏國大帥曹真,曹真在世的時候,曹真可是大帥,司馬懿只是副帥。但是,蜀國出了叛徒,被魏國利用。弄了一出反間計。魏國造謠諸葛亮有不臣之心。后主劉禪急召諸葛亮回川。無奈,諸葛亮只得撤退,回去澄清自己。第四次北伐失敗。
第五次北伐
這一次跟第四次的過程差不多。結(jié)局也是被自己人害了。蜀國督糧官李嚴(yán)因為籌措軍糧不利(其實,諸葛亮此時已在隴搶了人家剛成熟的麥子),就給諸葛亮發(fā)消息,謊稱東吳進兵。諸葛亮被迫撤退,以應(yīng)付東吳。撤退過程中還殺了魏國大將張郃。第五次北伐失敗。
第六次北伐
這是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這一次北伐之前,其實蜀國和魏國的謀士都看的很清楚,大格局上魏國是有利的。司馬懿甚至說:諸葛亮是在憑著自己的智商在逆天而行。估計諸葛亮自己也明白,只是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在出征之前,諸葛亮特意去祭拜了劉備。
為了解決運糧麻煩的問題,還造了自動化設(shè)備:木牛流馬。雖然進展順利,還差點燒死司馬懿。無奈諸葛亮的大限已到,五丈原病逝。第六次北伐結(jié)束。
諸葛亮六次北伐都無果而終。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對諸葛亮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諸葛亮從謀略上也勝過司馬懿。我覺得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在于:諸葛亮的個人素質(zhì)與北伐的形式不符。蜀國勞師遠(yuǎn)征,務(wù)求速勝。但是諸葛一生唯謹(jǐn)慎,偏偏不喜歡冒險,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這恐怕是造成北伐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要知道,蜀國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