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眼眸喚醒第一縷陽光。著一襲輕裝閑庭信步于百花潭,鳥兒在耳邊清唱,花兒在微風中搖曳,輕紗似的薄霧彌漫四周,空氣分外清新。
留白,讓大腦放空,任思緒飛起來。
在這清風伴舞的清晨,我試著關閉了對外所有的物理連接。沒有音頻、視頻、信息、電話……我的世界只剩下了世界,一切都變得那么的輕盈。
半合眼,大自然的香氣幽幽地傍了一身。
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去想,就這樣靜靜地融入到這延綿的蔥蘢綠意中。
初升的太陽,緩緩地在我身上撒下了一層薄薄的金色。身體的每一分每一寸,在光的召喚下迅速充盈著,努力地與大自然發生連接。空空如也的大腦思路逐漸清晰,我迅速記憶,如獲至寶。
回行路上淺笑安然,領悟慢即是快,擁擠生活急需留白。
功力深厚可徒手破屏
軍哥是閨密的老公,在一家不太忙也不太閑的公司任職。人挺和諧的,他給我的唯一深刻印象就是機不離手。就連教育孩子,也是這樣的場景:兩眼直盯屏幕,手指飛速滑動。嘴里說著:都給你說了,學習要專注。幾道算數題都不能夠全部做對,那你以后長大了,就只有像爸爸一樣辛苦……
常去閨密家串門, 一來二去的和軍哥也成為非常好的朋友。這天,閨密抱怨剛換半年多的軍哥又鬧著要換手機。我好奇換機原因,回答的結果讓我吃驚不小。軍哥打游戲居然能徒手把手機屏幕磨出一個大凹槽。就這功夫可不是白瞎的。徒手破屏,佩服,佩服??!
轉眼,游戲更迭,軍哥緊跟其后。總之很忙碌,不是游戲就是抖音,一刻不停息。缺少陽光照耀的軍哥皮膚白皙,一塊腹肌越發突出。中途上過一次醫院,差點下了病危通知書。出院后在醫生的勸誡下辦了一張健身卡,去的次數不多,差不多算是只曬網不打魚那種,很快也就把自己直接掛在了魚網上。
我在想,如果軍哥沒了手機會怎樣?再過幾年又會是怎樣?
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各種焦慮,由此也衍生出碎片化時間概念。其合理理由是: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我想說的是,這個理由本身是沒有一點問題的,可是問題卻出在了踐行者使用的合理性。大腦被塞得滿滿當當,被囿于現實世界中,隔絕了精神世界,自然就沒有了深度思考的空間,隨之得到的只可能是更多的焦慮與不安。
手機只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使用工具,但很多人卻被這個工具綁架和反噬。如果給大腦一個放空機會,去感悟留白的精彩,相信會有不少的驚喜收獲。
豆豆的童年沒有童年
自三歲起豆豆就由學習小提琴拉開了忙碌的序幕。拉琴、跳舞、畫畫、小節目主持人、游泳、跆拳道、書法、英語,這是我知道的一些學習班,其他應該還有。
豆豆的日常是這樣子的:早早的起床練習拉琴,然后上學上課,下午一放學就開始奔波于各種培訓班,一環扣一環。上完培訓班回來的晚上九、十點鐘,接著開始學校里的作業和培訓班的作業。等一切做完都已到晚上11點過,也該上床睡覺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豆豆按照大人的意愿用一天的流程,度過了全部的童年。一個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童年。
16歲的豆豆,再也不是那個乖乖女,她開始嘗試反抗,開始拒絕上任何培訓課,甚至那場檢驗她寒窗苦讀學習成果的高考她都不愿意參加。
23歲的豆豆,已經不愿意再多看小提琴一眼。所有的童年培訓似乎從未習得,一切學過的培訓課程再也不愿染指。
豆豆的童年已定格,但千千萬萬個豆豆的故事還在繼續。問及豆豆如果童年可以重新來過,她最想要什么?
豆豆說是閑暇,不需要太多,些許就好。雙減政策真好,可惜我的童年沒有遇到。
我們真的應該把閑暇還給孩子,為童年適度留白,讓孩子的專注力得到保護。腦科學家認為,在學習生活中即使時間再緊張,也要允許孩子有無事發呆的時間。
孩子的發呆就跟大人的冥想一樣。大腦在完全放空的狀態下,反而有助于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專注力得到更好地保持。把孩子課程排得太滿,孩子大腦得不到休息,反不利于專注力的培養。這也恰恰違背了腦科學的規律。
適度童年留白,讓孩子自由發揮,創造力將得以滋養。一個人每天像陀螺似地高度運作,忙于學習和工作,是很難有創新性的成就的。因為真正的創造力,來自沉浸在閑暇時間里的深度思考。思考的質量,甚至會決定人生的質量。
“留白”其實是一種“空”的理解。它是中國美學中的一種審美形態,廣泛存在于各類藝術中。
國畫中的“留白”,是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
中國戲劇舞臺的“留白”,是舞臺設計美學的重要表現形式,美學意境和視覺印象完美結合。
書法中的“留白”是 “墨分五彩,計白以當黑”,“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兩者相得益彰,熠熠生輝。
音樂中的“留白”,是“凝絕不通聲暫歇”,其塑造的意境“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詩詞中的“留白”更顯藝術張力,是對“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完美詮釋。
留白不僅存在于藝術中,更溶于生活中。它代表的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給生命留白,無為即有為,才會有緩沖的余地,才能從容進退,才能無待逍遙游。
懂得人生留白的人,就懂得了不完美也是完美的深層奧義。
生活需要留白,人生需要留白,你我急需留白。
留白,讓我們“空靈”起來。不要吝嗇這點時間,保持深而慢的呼吸,慢下來,慢下來,放輕松,人生慢即是快。
無論你選擇什么,都希望你不負此生。
原 文 出 自 公 號: 靜 姐 鏡 說
(jingjing-thinker) 歡迎關注,里面有全部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