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地理復習要點
高三地理學習與復習的內容多而雜,而且很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
如何做好2018年高三地理的學習與復習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狠抓基礎、提高能力
基礎的復習以教材為載體。緊密聯系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所謂基礎,包括:
1.基礎知識;
2.基本能力;
3.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
第二、梳理主干,整理清單
從近幾年文科綜合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核心主干知識包括:
1.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
2.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和氣候類型的判別;
3.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
4.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
5.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征;
6.自然帶的分布規律;
7.農業的區位因素;
8.工業的區位因素;
9.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
10.人口遷移;
11.文化擴散;
12.旅游資源的評價;
13.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等。
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第三、培養兩個習慣。
正確的答題習慣、關注熱點習慣;
第四、,提高識別地理圖表特征的能;
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
重點圖表可分為幾種:
1.等值線圖:如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潛水位線等;
2.統計圖表:坐標圖、表格等;
3.區域圖;
4.示意圖;
5.關聯圖;
等等
高三一輪復習,學生應能做到熟練解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并能在圖上識別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和圖表等;并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
第五、走出誤區,提高效率。
學習的誤區:
1、對自己沒有準確定位,好高騖遠;
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3、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
4、零敲碎打,死記硬背;
5、題海戰術,追求數量;
6、審題粗心,解題方法僵化;
我們在高三這關鍵的一年必須科學、合理的安排好復習時間,當時間的主人。最后的勝利不是屬于一直遙遙領先的人,而是屬于堅持不懈、永不退縮、毫不放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