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日本哪有什么工匠精神!
德日包括法意這些國家的共同點是:
相對較小的國內市場和相對較高的人均收入,所以制造商提升利潤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單個工業產品的附加值。
而中美以及曾經的大英帝國的制造商提升利潤的主要手段是擴大單一種類商品的銷量,并盡量控制提升商品附加值所投入的生產成本,以免因為具有高附加值的部件產能不足導致整條生產線產能下降。
為啥福特推出了福特GT這樣的超跑,卻仍然以野馬作為自己的主力跑車?
福特就是做一款特牛逼的跑車證明自己的技術水平足以媲美歐洲全部超跑品牌,然后繼續悶聲發財。
繼續說說壽司之神:他和他徒弟在全世界只有四家餐廳,紐約的MASA,壽司之神每周只有兩天在這里主廚,固定菜單每位863美元(不含服務費和酒水,實際人均1200美元左右),拿這種檔次的餐廳去對比國內人均一兩百的日本料理店,然后得出日本匠人精神就是好的結論,這不就是廢話嗎?
香港的龍景軒世界上僅此一家,人均至少3000港幣,炒的米飯都是蛋和飯不沾的,我是不是可以說:這么高超的廚藝,只有經過五千年文化底蘊熏陶的中國人能做得出來,倭奴蠻夷做的那種幾百日元的炒飯都是垃圾。
明顯不是一個價位的東西就不要硬比了好不?
為啥你不知道龍景軒但你知道壽司之神呢?
因為壽司之神只要開兩家分店就已經足以讓日本所有居住在大都會圈的市民們耳聞他的大名,而龍景軒這種級別的中餐館想聞名全國,起碼有五大城市帶、十幾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需要他去占領。
對于一家追求品控的米其林餐廳來說,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中國做餐飲的人啊,很難面對億級人口的市場不去占領。
龍景軒也好,翠園也罷,頂級中餐品牌都誕生在香港,這就跟日本孕育了壽司之神是一個道理。
各有各的道路,與工匠精神沒有一毛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