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世間的習慣或者叫毛病無非就分為兩類,一種是行動,一種是克制。
例如跑步與閱讀就屬于行動派,你需要作出具體行為,你需要身心投入才可以完成。
又比如節(jié)食與戒煙就屬于克制派,你需要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也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才能完成。
當然如果按照我這么分類你還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這次我就以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和你分享一下自己曾在戒煙過程中的一些感觸,念叨念叨一些克制派的小體會,下面說會是一些注意事項,希望能對有需求的人有些幫助。
也許會你問,為什么不出一些好主意?告訴我怎樣做就能成功的矯正自己的壞毛病。
我想說,就克制派的行為而言,記好下面將要說的注意事項,防止下面的情況發(fā)生,你就很了不起了,我不想編出一對好主意供大家參考,我只能根據(jù)我親身經(jīng)歷的感受告訴你一些事實上的錯誤,愿你繞開這些陷阱,至于說能不能成功,這個還要看你自己。
一:建立好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
可能大家對這個概念有些不太理解。人類是社交屬性的動物,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環(huán)境給予我們的反饋所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想想的要大得多,眾所周知生理方面戒毒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復吸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便在于很少有吸毒者的家庭有條件徹底改變吸毒者所處的生活及工作環(huán)境。基于此在做事情時能遇到的最好的情況便是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你做的這件事能夠成功,這無疑會增加你這件事情的成功機率。
以我自身戒煙舉例,本來是飯桌上抬杠拌嘴,最后我們作出了對賭的行為,不過行為雖然是對賭,言辭卻未加嘲諷十分平和,賭的內(nèi)容是我6個月內(nèi)不吸煙,賭注是如果我做到了對方就要跳護城河,反過來就是我去跳,而桌子上當時有4個人,我、對賭者朋友A、旁觀者B、旁觀者的女朋友C,當我義正詞嚴的完成打賭之后A肯定是沾沾自喜,因為對他來說不需要任何付出,他也覺得我不可能做得到,半年之后就能看到一個傻缺跳護城河,還準自己還能錄個視頻傳網(wǎng)上去,空手套白狼的買賣哪里去找,但B和C的臉上則有些變顏變色,我看出了B的難言之隱,
于是轉(zhuǎn)頭來對C說:你答應(yīng)我件事情,這樣我就萬無一失了。
C想了想,說:沒問題,你說吧什么事情。(其實我是挺反感先讓人保證再提需求這種交流方式~)
我和C說:你要向我保證,如果我真的做到了,以至于今后都不再吸煙了,你今后不得以這件事為理由要求B也要戒煙,能做到嗎?
C看了我一眼,明顯能感覺出她有些后悔,但她還是說:可以,沒問題。
此時我將目光轉(zhuǎn)向了B,只見他聽到C的表態(tài)后不由得長出一口氣,這一刻我覺得,這次我可能真的就差自己努把力了,因為有多少想戒煙的人,自己待家里沒問題,一出去吃飯準又抽上了。現(xiàn)在看來作為對賭者A肯定想我輸,不過正是因為作為對賭者這個角色他是不好意思來給我搞破壞的,況且能打這種監(jiān)督力度極小的賭約也說明了信任;B沒了心理包袱自然也樂觀其成,反正沒有自己事兒;C雖說不能將來那我當”正面教材“了但他男朋友B身邊多了一個戒煙成功的人總歸也是有好處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就這樣初成。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你又不是就這幾個朋友,你還有其他朋友和同時等等。這話說來也對,喝多了能有幾個不是被勸多的呢~不過我的小伙伴們可也都想看看一朵奇葩(對賭者A)跳護城河的搞笑場面,所以在那一段戒煙的歷程中我曾不止一次的使用這招搪塞過無數(shù)根遞過來的煙草。
二:剛行兩天別嘚瑟
我們試想一下另一幅畫面,當時如果我放狠話對賭完之后,轉(zhuǎn)過頭來和B說的如果是”你也戒了吧“和C說的是”還不管管你們家B“和A說的是”你就等死吧“和身邊其他朋友說的也是”你看我多厲害我都好幾天沒抽煙了,你們不行,你們都還被煙草這個惡魔控制著,你看我多超脫”剛說完的我沒準也打了個哈欠(煙癮犯了)你能試想這樣的人會克制成功嗎?而這樣的做法卻充斥著我們整個朋友圈。
從今天起我就XXXX了!
從今王后我要再XXXX我就XXXX!
我!某某某!說一不二!一定要XXXX!
你一問他堅持多久了,“我都堅持好幾天了!” ?過幾天再問問看 “我說過嗎?”、“我那是開玩笑的”
你說不對啊,朋友圈都發(fā)了這么正正經(jīng)經(jīng),你一去找,發(fā)現(xiàn)朋友圈刪了~
這樣的場景我反正是看過無數(shù)次,真心累覺不愛。
我只是覺得,你可以是圣人,你可以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摒棄掉一個壞毛病,這都沒問題,但請你記住你做的事情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炫耀是一種本能,但不是你的目的;你認為對的事情也僅僅是你認為對的,漢堡薯條再是垃圾食品你不吃就可以了,別人吃的時候犯不著碎碎念;別人抽煙你戒了,沒熏著你就行,也用不著勸別人和你一樣,因為那只是對于其他人來說“成本”太高而“收益”又太少而已,如果他去醫(yī)院看病,大夫說是肺癌早期,再抽就死,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煙癮再大也會戒掉的。
最后總結(jié)到處得瑟這點我有兩句話囑咐:
高雅版本:志為己立 ?而非布之于眾;
低俗版本:會咬人的狗從來不亂叫。
三:別和具體的人比賽
有人認為,在做事情的時候和別人比較才會有動力,例如和學習好的比成績,他考95我就要考100,或者說減肥,我閨蜜減了5斤我也要減5斤。
這話雖然大體正確,但是比較的對象千萬別是具體的人,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jīng)說到過,這樣做的話,動力源由自身轉(zhuǎn)而外包給了具體的人,你將目標本身和與他人的勝負劃等號。如果你的目標是具體的人那么他要是失敗了怎么辦?你的動力已經(jīng)變成了比拼,是要分個勝負的,現(xiàn)在你還沒努力或者說你還沒成功,他自己就失敗了,你的動力肯定大打折扣,既然勝負已分,自己已然勝利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做這件事了?或者僅僅維持現(xiàn)狀就好?
我認為正確的打開方式應(yīng)該是和你要做的事情的第一去比,劫就劫皇綱,嫖就嫖娘娘,請記住是第一而不是暫居第一的人,如果那哥們不慎變成二三四五六,那你就自動無視他好了,在大目標的前提下將總體過程分割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段的體量是你夠著費勁但是夠不到又丟人的程度就好,也就是現(xiàn)在常說的【延展區(qū)】里面。
如果上來就把階段定在【恐慌區(qū)】那夠不到又不會丟人,隨便從自己身邊找出三五個同樣沒做到這事兒的人自然就能緩解你心里的不適,那么多能人都沒做到,我沒做到也沒啥不可;
同樣的把階段體量定在【舒適區(qū)】里也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夠著一點都不費勁,太簡單了,你的潛意識會想,隨時做都可以,為什么要馬上做呢?同時也因為很簡單,隨時可以從頭再來,放棄的成本變得很低廉,這樣做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而對于克制派的行為來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是致命的。
因為對于行動派來說,斷斷續(xù)續(xù)也比一動不動要好得多,但是克制派發(fā)起行為的時候是有一個點,借用一個詞匯就是【錨定時刻】我們會在發(fā)起克制派行為時自我認定,我今后就和此前的我不一樣了,我們會有這樣一個認知,就像第二部分中提到過的一樣。而如果你總是將自己的努力打回重來的話,你的【錨定時刻】就會模糊,以后你再想發(fā)起克制派行為的困難程度越來越高。
四:慎用“精神鴉片”與“小魔鬼”
“精神鴉片”這個神概念,其實就是不切實際的自我認定,同樣就像我在第二部分中提到過的一樣,誰都有愛顯擺的心理,天性使然,人也總有任何理性理由都說服不了自己的時候,那個時間還能克制住自己靠的就一口“氣”,靠的就是“精神鴉片”。
我曾說過這么一段低俗的話:“這男人要想成功,肯定要挨擠兌(de)才行,父母一定要對這孩子有所期望,只要別定死了目標就成;身邊朋友再有一兩個愛嘚瑟的時常互相比比;最好再有個女朋友要么就是天天像你提要求,要么就是姑娘人太好讓你自己覺得不能虧待了人家。這樣的男人才能成功,我從不相信一個人可以100%的只為自己就能成事兒的,總要有一些社會性的目標,被人嘚瑟了一臉才會努力,自然成功后也可以去嘚瑟別人一臉。”
所以你大可以在心里想著自己將來通過克自己的努力能夠贏得身邊人的佩服、贊嘆、夸獎等等,或者偶爾做做夢認為自己是上天選中的人,畢竟心里過干癮不違法,有時這一口“氣”還能幫你頂過最困難的時刻。現(xiàn)身說法一個例子吧,有人曾經(jīng)問過我,你不沾染黃賭毒的原因是什么?(別介意,我身邊的哥們經(jīng)常會問些腦洞大開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我認為自己將來沒準一不留神能夠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信息如此透明的時代,如果我在此刻給自己留下了污點,將來也許我花多少代價都無法擺平,而且,或許我會因此沒有將來。”
“小魔鬼”的概念,就像我一開頭說過的,克制派與行動派不同,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做一些事情,那么問題來了,人性中其實有一個東西殺傷力很巨大,那就是【懶惰】。
【懶惰】就像化療,甚至更嚴重,如果你認為精神鴉片也無法完成自己克制派行為的目標是,建議你謹慎放出這只“小魔鬼”,你要讓自己的懶惰定向侵蝕自己的身體,你要讓自己懶散起來,想抽煙?懶得買,想耍個錢?懶得去,你還可以用自己一個沒有完成的行動派行為來雙倍自我暗示,比如說我今天都沒去跑步,我有什么資格多吃這一口;我今天有沒有看一直說要看完的書,我有什么資格打開電腦手機玩游戲!不過這樣的方法缺陷很明顯,你在完成克制派行為的期間,很可能你的行動派行為將毫無進展,所以對于【懶惰】這個“小魔鬼”一定要慎用。
最后想和大家說的是,壞毛病的養(yǎng)成無非是以下兩點:
在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中通過做一件非常確定的事情來緩解自身感受到的不確定性,例如暴食;
在自我感覺很糟糕的情況下想通過做一些更糟糕的事情來顯得自己不那么糟糕,例如酗酒。
綜上所述也許很多壞習慣只是結(jié)果而不是原因,或許你應(yīng)該先調(diào)整好那些原因;而且有些壞習慣和糟糕的心情已經(jīng)建立了聯(lián)系,所以請別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聯(lián)想到那些壞習慣而前功盡棄。請你相信,那些壞習慣從長遠看不會讓你哪怕是看起來變得更好。
希望上述這些拙字對有需求的人會有些許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