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絲綢按養殖環境分兩種,一種是山絲綢,即用山上放養的柞蠶繭加工而成;另一種是家絲綢,用室內喂養的桑蠶繭抽絲織成。魯山絲綢色澤柔和、絲縷勻稱、綢面密實,手感爽滑,柔而有骨,適于制作服飾。魯山絲綢是魯山縣的著名特產,被譽為“仙女織”,自古至今,聲名遠揚,馳名天下,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魯山絲綢按蛾出繭和未出繭分水絲綢、干絲綢兩種。未出蛾的繭,就釜抽絲所織之綢為水絲綢,其線條均勻,色澤白而透黃、質地輕柔,堅韌耐磨,彈性好、無皺紡、不起毛、易染色。已出蛾或將出蛾的繭,蒸后抽絲所織之綢為干絲綢,其線條欠勻,色澤較差,但堅韌耐用。
1914年,英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萬國商品博覽會,瑞士好士門公司專營魯山絲綢,便攜帶魯山絲綢代表中華商品參賽展出,被萬家客商譽為“仙女織”,“國寶”,以絲綢中的“王牌貨”獲“虎頭”商標,并一舉榮獲金獎。
據民間傳說,魯山絲綢為絕世珍寶,本非人間所有,原是天上的云錦,由王母之小女巧手織成??椗谔鞂m把自織的彩錦漫空鋪展,時而散為萬道霞光,時而凝作片片白云。一日,寂寞難耐的織女著錦衣與眾仙姊妹下凡洗浴,與魯山的牛郎締結姻緣??椗矚g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山清水秀的魯山,便攜帶吐絲之“天蟲”,在這里扎根,教人養蠶制絲。魯山絲綢,得天仙織女傳道,冠名“仙女織”,面料上乘,做工精美,質地柔綿,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輝煌,曾經暢銷全國,享譽海內外。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魯山絲綢在國內外市場一度脫銷,社會紳士名流、海外商界華僑,若能得到一件正宗的仙女織絲綢,頓感身價倍增,無比榮耀。
魯山絲綢過去多采用手工繅絲,手工綢要經過選絲、絡絲、整經、打緯、織綢等多道工序。這種手工紡織出的柞綢,手感爽滑,柔而有骨。染色后,色澤鮮艷柔和,光彩奪目。用它制作服裝,穿著輕盈、涼爽,尤其制作裙裝,裊娜秀麗。
?
魯山絲綢是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搶救保護這一文化遺產,十分迫切與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