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肉飯

我覺得,詔安最和藹可親的美食當屬鹵肉飯。鹵肉飯是最接地氣最具人氣的平民美食,鹵肉飯小店遍布詔安的各個角落,可謂有人煙處皆有鹵肉飯。

但凡美食,總是需要細細咀嚼,慢慢品味,唯獨鹵肉飯是一種不同的存在。你絕不會發現有人在吃鹵肉飯時是細嚼慢咽的,無一例外都是風卷殘云,即便是窈窕淑女也會在吃鹵肉飯時瞬間化身女漢子。鹵肉飯自帶某種粗獷、豪放、磅礴的氣質,是一種亦如歌中所唱的“好漢剖腹來相見”的美食。鹵肉飯,也只有大快朵頤,才能顯出那種充滿人情味的煙火氣。

鹵肉飯不單單只有鹵肉那么簡單,所鹵制的食材包羅萬象。五花肉、豬頭肉、豬小腸、豬大腸、豬腳、豬肝、豬肺、豬舌頭、豬耳朵、豬小肚(豬的膀胱)、豬肝沿(豬的膈肌)、豬生腸(豬的輸卵管和產道)……但凡豬身上可以食用的部分,全部是鹵肉飯鹵制的食材。鹵制的鹵汁即是美味的關鍵,各家小店的鹵汁都是密不外泄的秘方,但都是標榜著老鹵汁。這鹵汁一般不輕易更換,只是不斷往其中添加新的食材和香料,所以這鹵汁是越老越香、越老越醇,就像陳年的老酒,滿載著歲月的味道與沉淀,能不越老越香、越老越醇嗎?

當然,若是只有鹵制的各種美食,那鹵肉飯也未免乏味。鹵肉飯小店總還搭配著什錦時蔬等各種小炒及數種家常便湯。鹵肉飯就是這樣簡單便捷,物美價廉,當仁不讓是最接地氣最具人氣的平民美食。一盤鹵肉拼盤,一盤炒什錦時蔬,再加上一碗滿是家常味道的苦瓜湯或是竹筍湯;三五好友熱鬧地圍坐在一起大口扒飯,大口吃肉,說說笑笑,冷不丁有人打了一個飽嗝,那是多么有趣的事呀!

詔安的鹵肉飯小店多如牛毛,但各家卻是有各家的特點。

金驊花園后門邊上有一家鹵肉飯小店,在鹵汁中加入了紅腐乳汁,鹵出來的味道確是不一般。尤其是那蹄膀,肥瘦咸甜適度,帶有紅腐乳汁的醬香和糟香,豐腴軟糯卻不肥膩。

懷恩公園斜對面的那家鹵肉飯小店最令人稱道的是鹵豬肝和炸肉卷。那鹵豬肝是等其他食材鹵制好關火后,再趁著鹵汁尚溫熱,將切小塊的豬肝放進去燜熟,這樣燜熟的豬肝是極軟嫩的,完全沒有一絲絲柴硬。而炸肉卷則是老板用心親自打的肉漿做內餡,用豆腐皮包成條狀油炸,上桌前切斜刀塊,外皮酥脆內餡鮮香,蘸著自制的酸梅醬,味道實在是難以言表。

大水門附近有一家開在老城墻邊上的鹵肉飯小店,桌子就支在老城墻上,可以一邊吃一邊看著老城墻外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不時還有一陣微風拂面而過,舒服且愜意。這家可不單單就餐環境有情調,連那鹵豬舌和爆炒鱔段的味道著實令人難忘。鹵得恰到好處的豬舌切成一厘米左右的厚片,精細地碼得整整齊齊,讓人都不忍心下箸。夾上一塊放入口中細嚼,鹵香四溢,豬舌入味均勻,柔軟富有彈性,味道與口感俱佳。爆炒鱔段則是將鱔魚宰殺去骨切段,加韭菜或是韭菜花大火爆炒,端上桌時還能發出嗞嗞的響聲,香味隨著嗞嗞聲飄散開,讓人禁不住垂涎三尺。

陽光路拐角處的鹵肉飯小店說是和大水門的那家鹵肉飯小店一脈相承。雖說是兄弟店,但拿手菜卻是不同。這家的鹵套腸和什錦時蔬做得尤其好。這鹵套腸是將豬小腸清洗干凈后,用特殊的手法一層層套成一個圈,再下鍋進行鹵制。鹵制好的鹵套腸切成寸段,通過截面能清楚地看到那豬小腸是一層層的,就像樹的年輪。夾起一段品嘗,那種口感絕不同于那單層的豬小腸,是一種扎實飽滿的彈牙,層層疊疊;鹵套腸里還含著一點點鹵汁,在咀嚼的過程中迸射出來,頓時滿口鮮香。老板對什錦時蔬也是很用心,主料蝦仁、魷圈、腰花、雞絲、肉片等等的花刀都是一絲不茍,就連那搭配用的紅辣椒,都切成工工整整的菱形片。搭配的時蔬多為應季的荷蘭豆、花菜等等,加上主料,大火爆炒,花花綠綠的一盤卻絲毫不顯得凌亂,數葷一素,營養均衡。

……

每每到了午飯的時候,每家鹵肉飯小店都是人頭攢動。我不得不再說一遍“好漢剖腹來相見”。約上三五好友,在那種熙熙攘攘的環境中,食欲總是會變得特別好。面對這美味的鹵肉飯,我們這些自詡“斯文人”的吃貨都會露出原本“豬八戒”的真面目。也是,美味當前,“斯文”又填不飽肚子。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