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39
卷三·經脈第十
18/23
原文: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間,并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于魚際。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半寸”當改為“一寸半”——譯者注)。別走陽明也。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別而上行,循經入于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掌”字誤,當為“腕”——譯者注)后一寸。別走太陽也。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系于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頭強”當改為“煩心”——譯者注)。取之兩筋間也。
原文譯文對照:
~~~~~~~~~~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間,
手太陰肺經之別絡的起點,名叫列缺穴。該別絡起始于手腕上附于骨骼的分塊肌肉之間:即位于橈骨莖突上方,當肱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如裂隙處,故名。
并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于魚際。
該別絡與手太陰經本經并行,直入手掌中,其氣血散于魚際處的毛細血管網絡。
其病實則手銳掌熱,
若本絡脈發病,邪實者會在手腕后銳骨(橈骨莖突)及銳骨之上的手掌處(即魚際)發熱;
虛則欠?,小便遺數。
正虛者則會張口呵欠、小便失禁或頻數,
取之去腕半寸(“半寸”當改為“一寸半”——譯者注)。別走陽明也。
刺治時,在腕掌側遠心端橫紋上1.5寸處取列缺穴。本絡由此別走出手太陰經,而通往手陽明大腸經。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
手少陰心經之別絡的起點,名叫通里穴。該別絡起始于腕掌側遠心端橫紋之上1寸處、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別而上行,循經入于心中,系舌本,屬目系。
自此處分出本經并上行,循著與手少陰經本經相同的路線,絡系舌根,聯屬目系(眼球與后腦相連的一切組織)。
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
若本絡脈發病,邪實的有胸膈間支撐不舒之感;正虛的則不能言語。
取之掌(“掌”字誤,當為“腕”——譯者注)后一寸。別走太陽也。
刺療時當在腕掌側遠心端橫紋之上1寸處的通里穴取刺。本絡由此處別走出手少陰心經,通往手太陽小腸經。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
手厥陰心包經之別絡的起點,名叫內關穴。該別絡起始于腕掌側遠心端橫紋上2寸,自兩筋(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而出。
循經以上系于心包,絡心系。
該別絡自內關穴出發,循著與手厥陰本經相同的路線,絡系于心包膜,連通心肌肉質。
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頭強”當改為“煩心”——譯者注)。
若本絡脈發病,邪氣實的會出現心痛,正氣虛的會感到心中煩亂。
取之兩筋間也。
刺療時,當在腕掌側遠心端橫紋上2寸、兩筋(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的內關穴取刺。本絡脈自此穴別走出手厥陰本經,通往手少陽三焦經。
~~~~~~~~~~
老黃歷擇吉,2024.5.22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138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