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成甲解讀

《刻意練習》是學習領域的一本經典著作,它不僅幫你理清了很多關于學習中模糊的概念,甚至還顛覆了一些關于學習的傳統認知,對于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作者艾利克森,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刻意練習”法則的研創者。他專注于研究體育、音樂、國際象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杰出人物是如何獲得杰出表現的,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

本文核心內容

一、為什么訓練可以鑄就天才?天才不是天生的嗎?

二、訓練分為有效訓練和無效訓練,那應該如何區分呢?

三、迄今為止最強大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究竟是什么?

一、通過訓練可以鑄就天才

1、人人都可以是莫扎特

經過訓練,可以獲得和天才一樣的表現。而莫扎特的天賦也是訓練的結果。

案列:日本心理學實驗“一年訓練時間讓24個幼兒具備和莫扎特一樣的完美音高”

2、 為什么天才不是天生的

對傳統認知的顛覆:通過高強度訓練,能夠改造身體和大腦,產生像天賦一般的奇跡能力,從而鑄就天才。

案例:美國人21小時做46001個俯臥撐

案例:倫敦出租車司機的海馬體,經過高強度訓練后比之前增大不少

二、為什么大多數人沒有被訓練成天才

只有有目的的訓練,那種讓我們專注的,及時獲得反饋的,不斷確定目標而且跳出舒適區的訓練,才能夠讓我們快速的進步。

1、訓練分為有效訓練和無效訓練

沒有被訓練成天才的原因,是訓練方法不對。大多數人常常進行的是無效的訓練。

2、對訓練的三種誤區

誤區一、練習沒有太大的作用,能力受基因限制

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正確的訓練來改變自己,關鍵是要有正確的心態。

誤區二、只要練習的時間足夠長,能力就能變強

事實上,訓練時間的長短對能力的提高沒有太大影響,沒有正確方法而反復去練習,會讓我們停滯不前,并且使能力水平緩慢下降。

誤區三、只要足夠努力刻苦,就能提高成績

事實上,除非你有專門的恰當的練習方法,否則即使加倍努力也不會有大的進步。

3、“有目的的訓練”才真正有效

什么是有目的的訓練?

確定目標不斷改進

訓練中必須專注

有及時的反饋

必須跳出“舒適區”進行訓練

三、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

對于天才的訓練,只有有目的的訓練還不夠,還要進一步用刻意練習。刻意練習也是“有目的訓練”中的一種。

刻意練習的目的

是要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心理表征來思考問題,而刻意練習是迄今為止最強大最高效的訓練方式。

[知識點“心理表征”:認知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就是說在思考事物時對應的心理結構。新手和專家看問題的深度和高度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就是心理表征的不同。]

刻意練習的兩個標準

你所訓練的領域是合理發展的行業,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評價標準和高效的方法

你必須有一個能夠給你布置訓練作業和及時反饋的優秀導師。

只有具備這兩個條件,它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刻意訓練。比如小提琴的訓練

刻意練習的四個原則

大多數的行業不符合這個標準的,但是我們可以用刻意練習的原則來訓練。

1.明確高績效的目標,即應該實現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盡可能找到這個領域中最優秀的專家,或者高手,或者經典書籍。

目的是能夠讓我們和這個領域高水平的心理表征進行這個對比,獲得高質量的反饋。

3.研究最杰出的導師或者成功案例背后可能的成功的原因

4.不斷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訓練。

運用刻意練習原則的幾種實操情況

完全遵循刻意練習原則的過程

案例:美國海軍通過著名的“王牌訓練計劃”提高飛行員的能力

沒有專門訓練時間的情況

案例:藍色兔子公司在工作中訓練銷售能力

沒有導師的情況

案例:本杰明·富蘭克林通過研究高水準的文章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連經典書籍都沒有,行業專家意見也不能確定的情況

回到刻意練習的本質,讓自己的行為和結果之間建立及時的、高質量的反饋來提升效能。

案例:美國放射科醫生通過匯總有價值的病例來提高診斷的正確率

關于學習方法

刻意練習的法則和《學習之道》提出了“劃小圈”的學習模式,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刻意練習法則把訓練過程講得更透徹,更具指導性。

如果理解了《刻意練習》這本書,再去回過頭來聽《學習之道》,就能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刻意練習和高效學習方法背后的規律。

本書金句

1、只有在刻意練習下的一萬小時才有用。

2、你可以掌握自己的潛力。

3、如果你沒有進步,并不是因為你缺少天賦,而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

4、傳統的方法一直是先找出關于正確方法的信息,然后讓學生運用那些知識。刻意練習則只聚焦于績效和表現,以及怎樣提高績效和表現。

5、在專業的或商業的背景中設計提高績效和表現時,正確的問題是“我們怎樣改進相關的技能”,而不是“我們怎樣傳授相關的知識”

6、杰出人物的進展只有局外人看來才是重大進展,因為那些人并沒有見證過所有那些微小的進展,才積累成重大的飛躍。

7、我們只有努力去復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敗了就停下來思考為什么會失敗,才能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撰稿、講述:成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