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區
作業完成情況:
本組共9人
應交作業人數8人,實交作業人數8人。
1人圍觀(已收紅包)1人遲交(已收紅包)
應點評人數8人,準時點評7人,未點評1人(已收紅包)。
最佳文章推薦:
成麗艷 《我愿從此做一個笨人》
推薦理由:
看了文章,你有沒有中槍?
沒中,恭喜你。你的方式是對的,繼續往前。
中了,那就減少目標,趴下,踏踏實實的干好目前你最需要做的事。
不要再焦慮了,上帝喜歡笨的人。
文章展示及點評區:(只收對點評最用心最有用的點評一篇)
1、葛俊杰需要提升的技能——從最近的一次面試說起(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靳仲芳
點評如下:
1、標題:1分
2、結構:2分
3、結尾:1分
4、金句:1分
5、內容:3分
6、排版:1分
7、總分:9
文章標題:《需要提升的技能——從最近的一次面試說起》
讀到文章最后我發現這是一場英文面試,于是我想到一句話:一次偉大的失敗,也比渺小的成功,偉大的多。
從文章中我可以看出來,你有扎實的基礎,有優良的作風,只不過是沒有面試出正真的自己而已。
面試這個事,和其他技能一樣,是需要練習的,而且稍加打磨,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看到你的總結:
(1)做充分的準備。對于可能問到的問題特別是簡歷中涉及的內容,提前準備好答案,自己多練習幾次。
(2)加強自身的表達。HR說聽不到我說話,是手機問題還是最離手機太遠還是自己說話聲音小沒有激情,找到問題的原因,然后努力改進。
(3)預留一個很好的問題。準備好最后問HR。
我有理由相信,機會很快就會到來。
2、王永強時間管理(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李欣
點評如下:
1、標題:1分
2、結構:2分
3、結尾:1分
4、金句:1分
5、內容:3分
6、排版:1分
7、總分:9分
8、總評:使用過番茄給奇特的一生中的辦法,最后的結果都是放棄,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做最不想去做的事情,攻克完了以后,其他的事情就各種愉悅啊。給自己設定目標和deadline,和各種獎賞機制,會有效的。
3、張勇會? 記憶的石頭(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劉光界
點評如下:
1、標題:1分
2、結構:1.5分
3、結尾:1分
4、金句:1分
5、內容:4分
6、排版:1分
7、總分:9.5
8、總評:每次讀張勇的文章都能帶給我一種享受,不僅有美麗的文字更有美麗的文字,再加上這篇對家鄉的描寫把人拉到小時候、少年時代的場景中讓人追憶往昔,雖然我沒去過你描述的地方,但讀完文章依然有想去這個地方看看的夢想,寫的非常好,而且我覺得你的文章一直在進步。向你學習,謝謝分享!
4、陳世超目標不清惹的禍(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趙敏
總評:
世超對公眾號的寫作進行了深入思考,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之所以入坑了,是因為將公眾號“神話”了,這就是一個工具,用來展示自己的媒介;最核心的是自己本身做的事傳達的思想。自己做好了做對了,這才是最核心的。”其實這些也是該大家反思的問題,有時候就是這樣,走著走著就忘了初心。不過及時反思總結非常的棒,很欽佩這樣的自省精神。
5、語嫣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點擊題目可閱讀)
6、成麗艷我愿從此做一個“笨”人(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劉小強
1.標題:1分
2.結構:1.5分
3.結尾:1分
4.金句:0.5分
5.內容:3分
6.排版:0.5分
7.總分:7.5分
8.總評:
我想這篇文章應該是寫出很多人的心聲,想要提升的地方有很多,我們也為此付出時間和金錢,然后得到的效果卻不好,從而陷入更焦慮甚至是自責的地步,但想想真的是自己不夠努力嗎,也許不是的,畢竟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就這么多,而一項技能獲得的背后是刻意的大量練習,說到底還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對自己是最重要的,2017年馬上就過去了,愿你我在新的一年中找到最重要的幾件事情,專注做好,加油!
7、李博沒有金剛鉆,能不能攬瓷器活(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王月巧
點評如下:
1、標題:1分
2、結構:1分
3、結尾:1分
4、金句:1分寫作說到底,是同另一個自己對話,并把自己的展現給別人的方式。
5、內容:4分
6、排版:1分
7、總分:9分
8、總評:作者從群里的研究調查入手,談了技能都有什么,以及指出自己的見解“演講、寫作和英語是未來生存必不可少的技能”,以及掌握這些技能如何去做,耐心、刻意練習等。排版很漂亮向你學習,我覺得咱們班有必要分享一下公眾號排版技能。[調皮]很開心15班有你,讓我們一起迭代升級[玫瑰]
8、鄧巽文混沌大學-俞敏洪:領導力原則-課后練(點擊題目可閱讀)
點評人:鄧永先
點評如下:
1、標題:1分
2、結構:2分
3、結尾:1分
4、金句:0.5分
5、內容:4分
6、排版:0.5分
7、總分:9分
8、總評:家門,很高興能點評你的佳作。作者很好的詮釋了傅盛老師的創新三要素觀念,從底層需求、行業需求、競爭對手三個層面解釋了各自的認知謬誤和認知本質,確實對商業創新有很大的啟發作用。文中還用創新三要素分析了HTC沒落的原因,后面又解釋了京東為什么開始時發力線上,而現在又發力線下。造成認知謬誤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沒有進行深度思考,沒有很好的運用第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