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一個人表現的越無禮、叛逆或粗俗,表明ta童年越缺乏愛的體驗(被信任、被鼓勵、被接納),從而產生情感饑餓,導致有時言行令人無法接受。因此這些人更需要也更珍惜別人給予他的真誠和信任,有時一句真誠的鼓勵可能就會讓ta銘記終身。一個人體驗真誠的愛有三個途徑:家庭、學校、社會。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覺得這分明是在說我:一直以來就是個缺少愛的孩子,一直在找尋愛的懷抱。

這樣連綿的雨天最適合懷舊了,翻出以前的日記本,文字記錄的雖是不同階段的自己,可我看到的都是滿目瘡痍的內心:孤獨、沉悶、彷徨、掙扎、令人窒息。

我把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留在了這里。

有時候會突然想,假如我從不曾也不會用筆來表達我的內心世界,在遭受了生活給我的諸多打擊之后,我會是什么樣子。或許,我會發瘋,抑或自殘,毫不夸張。只是那樣的話,九泉之下的父親會心疼得流淚吧。

所以,我該慶幸有這支筆,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自我安慰。

更值得慶幸的是有一個視我如珍寶的愛人,雖然我是那么的平凡。永遠記得他最讓我動心的一句話:從今以后我就是你的爸爸。一路走來謝謝他用溫暖與呵護一點點照亮我陰暗又孤獨的世界。我變得越來越樂觀開朗,活得越來越恣意妄為,生活仿佛煥然一新,思想也被凍結了,每天只剩下簡單平凡卻又倍覺踏實的生活。

什么才是幸福呢?有時候我也會自問,但我知道絕不是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紙醉金迷,也不是別人炫出來的風光。幸福是自己真實的感受,是自己感知愛的能力,是心與心的默契,是逆境中也能相伴的感激。

這一路走來,感謝生活的磨難,恩典,饋贈,感恩有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