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不是產品經理常規工作的一部分,那么為什么公司在招人的時候不會降低要求招到在核心的產品管理技能上真正優秀的人才呢?
簡單的說,許多沒有軟件工程背景的人不能和開發人員形成牢固的工作關系。
如果產品經理疏遠開發人員,得不到他們的尊重,那些優秀的產品管理技能將可能被浪費。產品管理是一種無權威的領導,將工作做好的唯一途徑就是用你的愿景將團隊凝聚在一起。
沒有技術背景而成為偉大的產品經理是有可能的,但是你需要找到同開發人員建立強關系的方法,還要經歷開發人員工作上的障礙。
下面的三個部分,我將介紹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常犯的三個錯誤,以及如何避免:
認為技術人員是不會說話的程序猿
我不會說法語,但是有人會說——對此我并不吃驚。畢竟有太多精通兩種語言的人。
如果我想讓我的博客在法國產生作用,我應該找一個母語是法語的人翻譯出來。但我并不認為翻譯者對博客有著和我相等的貢獻。
這正是許多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對開發人員的看法。他們認為,開發者僅僅是簡單地將想法翻譯成代碼。從他們的觀點出發,提出想法的人才是重要的,技術人員不過是會編程的猴子。
開發人員也見過太多這樣的態度,這導致了他們對產品經理相應的印象——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不過是在辦公室里“受歡迎”的啞巴MBA,他們不懂設計,也不知道如何建立偉大的產品。
如果你是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一定要確保自己不把開發人員當作程序猿。你或許認為你是團隊中最重要的人,但是一個沒有產品經理的團隊依然能夠運轉軟件,沒有開發人員的團隊則不能。
了解下開發人員真正在做什么,花點時間和他們聊聊天,問問他們的工作情況。問一問他們最喜歡的技術,以及他們應對過的挑戰。你就能減少他們敲代碼的工作量,就像減少記者碼字。
對事情的難度有錯誤的判斷力
我喜歡的一檔電視節目是《舞林爭霸》,身懷絕技的舞者跳著不同風格的舞蹈,從芭蕾舞到霹靂舞。當我看比賽時,嘗試著猜測評委的反應。最令我驚訝的事情是,許多看起來容易的動作其實很難,許多很難的動作其實很容易。
就像跳舞的經歷能夠幫助你理解舞蹈動作的難度,有技術背景能夠幫你獲得精準的視角,來看待在工程中如何挑戰不同的事情。
如果你不是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要謹慎,避免因對困難的事情有錯誤的判斷而犯錯。許多代碼看起來比實際情況容易。有時候,直截了當的方法會讓產品進步變慢,這就需要一個較復雜的方法。
相反,如果你在框架設計時完成了困難的工作,許多看起來困難的事情可能就比較容易。如果你不能明白這些不同,你會陷入一些令人非常沮喪的對話。你會認為開發人員不關心設計或故意拖延。你會錯失一些簡單的提高,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它們會很容易。
如果你沒有技術背景,你依然可以培養你的判斷力。注意工程師在困難的工作類型上花費的時間。當你有了新的想法,根據你以往的觀察,首先自我評估這有可能用多長時間。然后,同工程師分享你的想法,并讓他們估計他們將會用多長時間。
如果你們的估計并不相同,那就談一談這個問題。注意,不要讓人聽起來像是不相信他們或認為他們偷懶。你可以說,“你能不能多談一談,為什么這會用3天,而插入相似的功能只需要1天?我在培養看不同的事情花費多長時間的判斷力。”
努力找到模型,你就會知道在你產品設計中,什么挑戰是困難的,什么挑戰是容易的。不要氣餒,學習的決心會帶你走得更遠。
在你可以做的事情上浪費工程師的時間
你是否曾經用過“你幫助我搜索一下”?這是一種愚蠢的方式,表明大多數人本可以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這是一件相當令人失望的事情,即有些人明明可以依靠自己找到答案,卻依舊在浪費你的時間。當產品經理們對他們的工程師這樣做的時候,往往是他們對于自己該去學習的東西劃了禁區。
這便是第三個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易犯的錯誤:在你可以做的事情上浪費工程師的時間。如果你發現你的團隊成員似乎很沮喪地回答你的問題或者忽視你的要求,自省下你是否可以自己來做這些事。
一種很有用的起步方式是分析數據。了解你的產品日志以及如何訪問這些日志。你可能需要學習如何寫SQL命令。花一天時間去學習SQL。這個時間投入是值得的,因為你可以節約工程師文字切換的時間。另外,當你能快速看到這些針對你數據問題的答案時,你能重復這些問題并深入挖掘以獲取更本質的認識。
另外一個可以考慮的方面是閱讀代碼中的簡單信息。如果你花幾個小時學習如何通過團隊代碼庫進行搜索,你可以自己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團隊擁有對產品經理很有用的資料庫,可借此來知曉諸如列入黑名單的關鍵字列表或者所有運行中的測試名單。
如果你掌握這些技能,你甚至可以提前檢查簡單代碼的變化,比如說修正在UI中的錯誤輸入。讓自己改變并不總是更有效的方法,但是在關鍵時期這是一種幫助團隊,并會讓他們很感激的方式。
改善的關鍵是將詢問從“你能不能幫我這個忙?”切換到“你能不能教我如何做到這一點?”大多數工程師會很樂意花額外的時間來教你,如何獨立解答那些問題。你也會變得愈加自足,而你的工程師們會有更多的時間用在開發完善產品上。
------------------------------
本文系翻譯稿,希望您閱讀原文。
喜歡請關注,轉載需署名:盯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