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我們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乘埃行班機,來到了埃及首都開羅,當時已是午夜時分,但開羅的街道燈火通明,主要干線公路上的燈光呈上下兩層立體照射,使街道的光線十分明亮。
我們在開羅的酒店是平層別墅,環境幽靜,綠草如茵,鮮艷的紅色花朵點綴其間,煞是好看。
埃及金字塔舉世聞名,我們一行來到金字塔,都為這古老的奇跡贊嘆不已。
埃及金字塔(Pyramids)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漢語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一百多座,大部分位于開羅西南吉薩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認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為壯觀,它相當于一座五十多層的大樓。據說有十萬人頭頂烈日在監工的皮鞭下勞動,用了十年的時間修筑石道和地下墓穴,又用了二十年時間才砌成塔身,整個工程歷時三十多年。一般認為,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征之一。
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后做準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并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后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制模型來描繪他死后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仆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胡夫的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它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就算這樣,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筑史上的奇跡。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面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在四千多年前對力學原理有這樣的理解和運用,能有這樣的構造,確實是十分了不起的。喜歡建筑設計的朋友可以深入地研究金字塔的構造喲。
金字塔的附近建有一個雕著哈夫拉的頭部而配著獅子身體的大雕像,即所謂獅身人面像。除獅是用石塊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巖石上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在古埃及神話里,獅子乃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后要成為成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為法老守護大門。
埃及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人類文明寶藏,在埃及博物館里有大量的文物佐證,這里有人形金棺、金樽室、金御座、王后金冠等。我們參觀了圖坦卡蒙法老的金棺,它是用204公斤純金制成的。金棺外面涂有彩漆,雕刻細致精美,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上ю^內不允許拍照,沒有留下照片。
據導游講,埃及博物館僅保存了15%埃及文物,另85%的文物被西方國家掠走。
開羅給人們的印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它既有人類文明的古跡,又有現代不那么文明的痕跡,既有現代化的高樓林立,又有斷壁殘垣。我們在開羅以及埃及看到許多沒有完工的“爛尾樓”。里面仍然可以住人生活。
據導游介紹,隨處可見的半拉子樓房,是埃及人為享受政府政策而形成的。埃及土地歸私人所有,埃及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房子,只要不封頂或外墻沒完工,都可以不交稅。另外,埃及人孩子多,蓋一棟樓要考慮孩子們的居住面積,有的蓋到一半沒錢了,或有的孩子還未成人,就放下不蓋了,待小孩子成人后再繼續蓋。多種因素形成了城市建筑的破爛不堪。埃及人和政府也接納這種城市面貌。埃!真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