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為止我一直使用的閱讀方式還是學生時代使用的方法,對于我來說這個方法比較適合。
一、了解背景。拿到書以后一定要看封面所有的文字和前面的引言等,如果有條件再查閱下該書的背景,書本的作者,寫作的背景,取得的成果,得到的口碑等。這樣我能大概知道這本書的水平,并且激勵我讀完。
二、流水式閱讀。雖然讀書速度算不上一目十行,但是一目掃一行是可以做到的。我有輕微強迫癥,如果讀太快,總感覺漏了很多關鍵信息,心里不踏實,即使書看完也總感覺沒有收獲。所以只要我準備認真讀的書,基本都是采取這個速度。
三、不限制時間。像晨讀中說的,讀書最好是一次性讀完,具有連貫性。但是很多時候客觀條件并不允許,所以只要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就會盡情地多讀一些,不會限制時間。
四、摘抄打動你的語句。讀書的時候遇到喜歡的句子,打動我的句子,就摘抄到本子上來,有時候一本書可能只有一句話,但是千萬別刻意大量摘抄,如果不是打動自己的語句,即使摘錄下來以后也不會去看。
五、時刻回顧。空閑的時候經常翻翻讀書摘錄,那里面必定都是自己喜歡的文字語言,讀起來賞心悅目,深有同感,也愿意一遍遍去讀,長此以往,就印刻在自己的腦海里,適當的時候還可以拿出來一用。
學生時代運用的這種最基本的閱讀方式,效果也較好,那個時候作文寫起來得心應手,經常拿高分。至今還是喜歡這種方式。
個人認為,平時閱讀各類書,還是以泛讀為主,不要想著把一本書所有的內容都記下來,閱讀和學習不同,閱讀是為了學習作者的思想,書本看完后,書中的思想已經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大腦已經汲取了它最精華的部分。而摘錄的經典語句,以后經常溫習,就逐漸融化成自己的語言和思想,對我們的語言和寫作能力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