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于花的世界里流連徜徉,與蜂蝶訴情纏綿。遇花生喜,聞香留步。即是一片搖曳的綠葉,亦會讓被喧囂滌蕩的心漾出陽光般的溫暖綻放出菡萏笑靨。
春時,也會尋一寸閑田,荷一小鋤,捏幾粒花種,播進大地的溫床,冀望誕一壇花身,盈一簾香夢……就這樣淪醉花海,癡迷花兒的芬香漂溢,從第一朵桃蕾綴紅梢頭開始,一路追逐連翹、杏、梨、月季、牡丹、芍藥、薔薇、菊花……隨著各種花兒的芳跡,走一路行程,觀一路花容。阡阡陌上,喜歡捧一朵花兒,將渾濁的心停泊在枝頭蕊心,共花兒低語呢喃,心情便似花兒更加芬芳明媚。
四季輪回,轉瞬就到了晚秋季節,北方之秋,露重風涼,一場場秋霜,染紅了一片片風景;一陣陣秋風,旖旎了一首首詩行。
青翠如墨的夏日踏上了歸途的列車,被靜淑的秋送離季節的舞臺,熱烈綻放一季的夏花兒,有的凋衰了花容月貌,有的只剩一根枯干和點點殘葉于秋風里搖曳……唯有那些耐寒的秋花兒,努力抓住了屬于自己最好的時機,在冷風寒霜的季節里,熱烈,燦爛,激情的綻放……晚秋之花,最艷最嬌最馨香者莫過于菊。菊花清香淡雅,傲于寒霜,位居“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在寒霜親吻大地,百花凋落時,獨其竟斗芳菲。花容百媚嬌柔,似笑若語,使蕭瑟晚秋仍彰顯出勃勃生機,“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每熟捻元稹和黃巢的詩句,便會喚醒我潛藏于心底對菊的格外親睞和脈脈愛惜。一個人走在寒霜露重的晚秋小陌,總愿用目光尋睨秋菊的嬌媚妝容。籬邊、公園、路旁,到處都能看見菊的千嬌風姿。“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我猶喜愛日暮時登上南山賞菊,靜聞悅鳥啾啾,放眼觀賞山坡上那一叢叢自由生長的片片野菊,高潔的白菊,浪漫的粉菊,淡雅的紫菊,一株株一簇簇在綠草里,在崖縫中,在幽徑上,斑斑點點,若隱若現,錯落隨意,開得如火如茶。花若盛開,蝶會自來,晚秋雖涼風習習,但成群結隊的蝴蝶蹁躚飛來,像一個個嬌羞的小仙女,伴著幽幽蕊香在菊上聯袂起舞……我俯身將一束野菊扶于掌上欣賞,頓時花香四溢,一時心癡如蝶,醉在菊下,竟忘記日暮已晚,誤了回家良時……那兩只翩翩纏綿的白蝶,衣袂飄飄,雙落雙起雙飛,宛若羽化成蝶的山伯英臺,卿卿我我,意綿情癡,為我一人獨演《梁祝》的千古絕唱……
菊花旁邊的蒼松翠柏高大挺拔,久經風霜雨雪更顯颯爽英氣,相較之下,菊兒顯得格外渺小,它沒有蒼松的英俊,亦沒翠柏的造才之功。但那些野菊似乎明白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各盡其能也顯英雄之理,不甘弱小,竭盡全力,在小小枝頭簇擁絢放,幽香清雅,不吝芬芳,炫揚生命的力量,正是“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雖言異蘭蕙,也自有芳菲。”
菊花生長環境各有不同,有的生長于溫室,有的開在公園,有的則寂寞在荒山野嶺山澗幽路,但無論生處何方,它們都記得自己是菊,默默遵循自己的本分,只記得要回報吸吮的陽光和賴以生存的土壤,不管扎根在哪,都努力自強,不為引蝶,只愿留下生命的一縷幽香于世。它們以各種各樣的姿態色彩,完成了繁華盛世中一場絢麗之約,抒下芬芳、燦爛的詩章讓人久久回味……“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花之君子者也。其形可人,其質可敬。落英著地仍舍全身受益于人類健康,焉能不讓人惜之敬之?
花開無語,花落無聲。花如人,人如花。花開一時,人活一世,悠悠時光對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怎樣渴望,怎樣傷感,你我濁物,沒有誰能夠讓青春永駐,使時光倒流,更無一人能讓生命長生不老。忽憶起那句,“若歲月靜好,那就頤養身心;若時光陰暗,那就多些歷練。”花兒尚且深知珍惜時光,不負過往。人生更該如這些花兒一樣,無論生命長短,身在何處,都應該執著自己的信念,該拼力時拼力,該綻放時綻放,該芬芳時芬芳,該付出時付出。無論在何種境遇下,無論歷經怎樣的磨難和坎坷,都要銘記那些最溫暖最善意的感動,一路撿拾著曼妙的光陰,聆聽這婉轉的鳥鳴,一路編織最動人的風景,不浮不躁,素心向善,淺放馨香,活出菊花一樣的姿態和品質,讓平凡歲月中每一個日子都充滿明媚和詩意。縱有一天花影不在,花魂也會在千古詩章里楚楚動人……
相信,花若盛開,蝶會自來。
相信,你若美好,定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