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一代讀大學的人也逐漸多起來了,而身于農村中的我依然是整個家族里唯一一個上了大學的孩子,除了我本身喜歡讀書之外,父母的開明更是我求學路上的一盞燈。我認為我很幸運,那時我自認為我從此在整個家族里高人一等,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我飛!
大學畢業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依然需要自身不停歇地奮斗。那年我昂首挺胸地回家時,伯母在路上遇到了我,滿臉堆笑地問我:“我們的大學生回來啦!現在被分配到哪個單位了?”
我徑直回答:“現在的大學都沒有分配,都是自己找工作。”我以為她能理解。
明顯的,伯母臉上的笑容淡下來了:“那讀大學有什么用,浪費錢!”然后還說了一些詆毀讀大學沒用的話,大步向前走去。我不解釋,搖搖頭往家里走去。
在我參加工作一年之后,大叔的女兒也要高中畢業了,那年過年回家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時,我問道:“小瓊,馬上畢業了,想好讀什么專業沒?”大嬸大聲回擊我:“不給她讀了,女孩子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讀了不也是打工么!”好似一巴掌打在我的臉上,好疼!而所有人都在附和二嬸的觀點。在農村,在上一輩人眼中,女子“讀的好不如嫁的好”這句話一直延續至今,且深信不疑,從表象看去也的確如此。
今年距離我大學畢業已經五年了,可我會時常懷念那段青春,深知它帶給了我多寶貴的回憶。大叔的兒子和二叔的女兒今年也要初中畢業了,他倆成績都很差,我想成績再差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的吧。
六月份中考完畢,二叔的女兒發消息給我說她不想讀高中,想去技校學專業,我說也好,畢竟學點專業總比打工好。七月初告訴我她已經選好了學校選好了專業,聽得出她語氣里的興奮,然而過了幾天她又發消息來說她讀不了了,我問怎么回事,她說她爸不讓她讀,說那么多錢,讀了也沒用,不禁替她感到惋惜。
過了幾天我在跟我媽通話的時候,了解了下這一堂妹一堂弟接下來的學習打算,結果我媽說這大嬸跟二叔都拿我來當例子說讀書沒用,我想象著他們是這樣說教他們子女的:“看看你們華姐姐,讀了大學有用嗎?賺到很多錢了嗎?有好工作嗎?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呢?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不知為什么,聽到這些我好難過。
對于家族里的人,我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單就掙錢來說,他們的確有權質疑我讀書的用處。農村人一直把讀書與賺錢劃等號,一旦不對等,就不屑一顧的說讀書沒用!如果我去辯解,說讀書可以增長見識,可以提升素養,可以發善思維等,他們能明白嗎?我想也只是雞同鴨講,毫無意義!
縱觀大部分農村,還是有很多只讀了初中就輟學的孩子,為何現在總說“寒門難出貴子”,我想這跟農村與城市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有關,思想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讀書就是打好基礎,而人生就是一步一步往上建的高樓。自古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今我希望所有人能明白:讀書能滋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