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阿麗最近很苦惱,她的女兒突然告訴她:不想再學鋼琴了。她的女兒學鋼琴已經兩、三年多了,怎么突然不想學了呢?
原來是培訓中心要挑選學員,去參加一次區(qū)級鋼琴表演,她沒有選上,因此自暴自棄,不愿意堅持下去,她說練了這么久,感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其實,阿麗女兒的鋼琴彈得還是非常不錯的,并且已經過了幾級的考試,平時練琴也是很認真的。只是因為這次選拔沒有選上,就不想繼續(xù)學下去了。阿麗很想幫幫她的女兒,但也不知道該怎么勸。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一定要求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十全十美,遇到困難就全盤否定自己?
周嶺在《認知覺醒》一書中指出:面對困難,主動改變視角,賦予行動意義。因此,我們在認清自身的短板后,即使面對困難,面對挫折,也不要放棄希望,而是要重振信心,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付出自己的汗水,耐心等待努力后的結果。
一、放下心理包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金無足赤 ,人無完人”,這世上沒有完全十全十美的人。毎個人都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不好的習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無論對誰,都不應該太苛求了。
如果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去過分苛責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優(yōu)秀,讓自己每天都過得郁郁寡歡,給自己的心理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長此以往,給身心健康帶來更多的反而是傷害。
舉個例子,小曼和小茹是同班同學,小曼在文科方面的成績非常好,小茹則數(shù)理化成績每次班級第一。毎次考試排名,基本上是小茹第一,小曼第二。漸漸的,小茹發(fā)現(xiàn),在一次期中考試后,小曼的成績居然變成了第十名了。
原來,小曼總覺得自己的理化成績不理想,于是逼著自己每天大量刷題,每天晩上到一點鐘才睡覺,白天上課經常覺得困得不行。一段時間下來,每天都感覺沒精神。經過老師的開導,小曼重新調整了心態(tài),在理化老師的幫助下,高考時理化發(fā)揮正常,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所以,當你在學習中、工作中,碰到了自己短板的地方,不要一味的逼迫自己去改變或產生放棄的念頭,而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去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二、面對失敗,不要氣餒,找到方法重振信心。
生活中碰到困難,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事情,努力應對,尋求解決的方法。當方法確定以后,剩下的就是付諸行動了。
比如,小曼在理化學習碰到的問題,如果不想辦法解決的話,對于她的總成績來說,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這個時候,老師的開導,理化老師的幫助,這些對于小曼來說,讓她很快找到了解決困難問題的方法,她選擇了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最終高考正常發(fā)揮了。
所以面對困難的時候,每個人的選擇都會不同,有些人會選擇放棄,有些人會選擇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通常選擇堅持的人,是因為他在堅持中,邁出了自己的行動,從而找到了另外一種樂趣。
三、面對期望的結果,要有耐心去等待
這個世上有很多東西,很多事情都需要耐心等待的。越是美好的,越是期待已久的,可能更需要更大的耐心去等待那個結果。
因為急燥,一份一份地換工作;跑一次步,就想馬上瘦下來的;讀完一本《百科全書》,就什么都懂了,喜歡一個人,就要人家馬上給出回應??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舉個例子,小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后,進入了高考前的沖刺復習階段。在這個復習階段,經常有各種各樣的日常考試。無論考得怎么樣,小曼一直是靜下心來,不再為暫時的排名焦慮。因為她期待的是高考那一戰(zhàn)的結果。
其實,很多美好的東西,美好的事物都是在慢慢等待中出現(xiàn)的,所以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就象釣魚打窩一樣,打窩后,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再下餌垂釣,這個時候才能釣到很多的魚。
在我看來,真正阿麗女兒不想繼續(xù)學鋼琴的原因,是因為她心里要求自己達到完美,碰到了困難,就否定了自己以前的努力而造成的。找到了她真正的原因,對照《認知覺醒》中的方法,讓她進行自我改變,正確面對自己,繼續(xù)好好學習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當中很多人,其實也會因為希望自己十全十美,遇到困難了就會本能的否定自己。不妨讀讀《認知覺醒》吧,對照自己,改變自己,獲得最終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