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朋友推薦,我閱讀了霍達的這部《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有一些體會和感觸,不吐不快!
一、寫法與文法。
這部小說榮獲了第三屆矛盾文學獎,從它的語言文字上看,作者是位極富涵養和飽有文學功底的人,語言流暢,詞語使用貼切得當,而且描寫楚楚動人。對于穆斯林的宗教傳統及習俗可謂了如指掌,一看就知道是身臨其境的,不知道作者霍達是否也是回回。后記中提到本書的寫作是根據真人真事杜撰,在此基礎上夾有作者的虛構和即興發揮,這才知道霍達跟書中原型人物有過深的交情,聽來的故事寫成了這么動人心弦的小說。
光是目錄就給人幾分憂傷和幻想,“月夢”作為序,玉魔、月冷、玉殤、月清、玉緣、月明、玉王、月晦、玉游、月情、玉劫、月戀、玉歸、月落、玉別,“月魂”落下尾聲。以“月”開頭,以“月”結尾,一“月”一“玉”,月玉交相輝映,各成一體卻有割不斷的情愫,玉代表韓子奇這代人,月代表新月這代人,重點描述了父女兩個人的愛恨情仇,朋友說看完后感到十分感人,感動的落淚,而我卻有不盡的憂愁,為他們感到“悔”!
二、關于人生。
時光不能倒流,過去發生的事情再不愿意看到也已經發生,發生的事情有的可以挽回,有的卻要人遺憾終身。
如同韓子奇和梁冰玉,雖有一段動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卻也因此斷送了幸福,一時的愛情甜蜜,換來的卻是終身的痛苦與糾結。韓子奇面對結發妻,雖然有一肚子的怨恨和不滿,為什么不敢頂撞?為什么忍氣吞聲?因為他做了對不起妻子的事——跟小姨子、妻子的親妹妹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情,所以他再也抬不起頭,說不起話。
如同梁冰玉的離去,把睡夢中的小新月留給了父親,也留給了她的姐姐,新月的大姨和“媽媽”,所以新月在任何事情上都受到“媽媽”的數念,因為她的事情,有多少家庭的爭爭吵吵?有多少不歡而散?還好有姑媽的從中協調。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媽媽”已經做得很好了,她肯收留小新月,從小養著她,作為一個傳統的女人來講,已經實屬難得了。
如同愚昧的璧兒(天星的媽媽)硬是使勁了渾身解數,拆散了天星和容桂芳,拆散了一對相愛的戀人,也毀掉了兩個人的幸福,哦,不,是三個人的幸福,璧兒的兒媳婦也成了別人愛情的陪葬品,一生沒有享受過愛情卻只有別人安排好的家庭。
如同還是愚昧的璧兒把楚老師推出家門,推出新月的視線,活活地把新月推向了死亡,加快了新月生命結束的腳步。
這些人的一生,不能不說不與那一時的愛情貪婪有關,假如……已經沒有了任何假如。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一旦不可挽回的發生了,那就該不斷的忍受,不停的改變,最痛苦的是無法再改變。所以,做任何事情要理智,不能發生了才知道后悔了,不能失足了才知道悔恨了。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遍,一遍而已。
三、關于愛情。
每個人都希望有屬于自己的真愛,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沒有錯。
新月嚴重的心臟病,醫學上已經下了最后通牒說不能醫治的情況下,因為有她對楚老師的愛,因為有楚老師對她的愛,她的病情竟然可以穩定,而且能夠逐漸好轉。他們的愛,是對彼此的理解和心疼,有著共同的事業、追求、理想和目標,他們盼望著自己孩子的問世——那本譯書將在明年的春天出版……因為有愛,有期盼,新月才能用柔弱的身子支撐著原本已經宣判死亡的生命。
我疑問了,到底什么才是愛情?也許書中給出的是最好的答案:“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于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么,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這才是崇高的愛情。
因為家庭狀況、工作情況、兩地分離、家人朋友的反對等原因被迫分手的情侶啊,你要感謝你們能夠分開,因為你們之間并不是神圣的愛情。結合在一起也許是緣分,但是也許并不是愛情。
我毫不疑問的是我已經遇到了愛情,因為他并沒有因為現實原因離開我,而是說服周圍的一切告訴別人他的選擇沒有錯,因為在他的眼里我是最最棒的,雖然我并不優秀。感謝真主,我們都要珍惜眼前人,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四、關于人性與溝通。
我一向是有什么問題喜歡擺到明面上進行解決的,看完這部《穆斯林的葬禮》,我更加堅定了我平時的做法。
與男朋友相處也是一樣,兩人心中從沒有隔閡,有什么矛盾當時就解決掉,不給自己留后顧之憂。而天星沒有,容桂芳也沒有,他們雖然相愛,卻因為誤會而分手,還是不夠信任吧,還是存在猜疑的,如果當初能把話挑明了講,而不是一時的堵氣分手,也就沒之后的天星淋雨一夜不歸宿了,而容也不會在人家結婚當天哭得稀里嘩啦碎心腸了。
寫了這么多,意猶未盡,但純屬個人所思,總該收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