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選秀PK舞臺上,很多選手都會喊出“不忘初心”的口號,聽著讓人感動滿滿,好像境界一下就提升了。創業者們更不必說,不忘初心似乎都成了成功的必備要素,商業經營們不僅錢也賺了,德也有了。于是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成了最流行的勵志語錄之一。
不過,不是人人都配喊“不忘初心”的,我們可以發現,多多少少在專業上有所長的人才敢說不忘初心。大多數人可能連初心都沒有。
“初心”的內涵是“初學者的心”,就是你在接觸新事物時的好奇、興趣和熱情。心理的一個基本規律是,我們只會注意新異事物,只對變化敏感。舊事物再美好,也很容易習以為常,視而不見。所以有那么多的見異思遷,有那么多的三分鐘熱度。能保持初心的人,是在和心理的自然規律做斗爭,可見保持初心之不易,因為這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要付出足夠多的主觀能動性。你讀第一遍情書時,驚喜是滿分,等你讀三遍、四遍、五遍的時候,恐怕感動也逐漸淡化。第一年參加工作,你干勁十足,等到第三年,恐怕就學會了投機取巧。
我們的初心去哪里了呢?
我們一開始有的初心,可能并非發自內心,而是迫于環境。比如各種宣誓的環境下,不宣誓走不了人啊。比如去了一所不想去的大學,學了一個不咸不淡的專業,自己對此完全沒有興趣,可是分數限制啊,又沒有辦法說服父母去堅持自己,只能違背初心了。所以為什么學不好,不感興趣,因為完全沒有初學者的心啊。
其實沒有初心,大多都是因為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學什么,想要什么,想干什么。多數人都是在干什么都行,怎么樣都ok,無所謂的狀態下生活,當然沒有初心。真正找到自己初心的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好像他們順利地選擇了一條路,并開心地走下去,而迷茫的人在十字路口徘徊著糾結著,浪費了大好的青春,消耗了心力。迷茫的人當然沒有初心啊,學什么都沒有那種熱情,更何談不忘初心。
尋找初心的過程,和堅持初心一樣困難。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只能在不斷地摸索、磕絆中覓得。初心,也不是在覓得之后就變成自帶屬性,終身保有,而是要不斷加入堅持、勇敢這樣的防護工具。
可是,有人說我嘗試了很多,卻依然不知道初心在哪里,那就不要再淺嘗輒止地嘗試了,選擇一條路,堅持走到黑吧,你缺的不是嘗試,而是堅持。那你可能會害怕,這一路走到黑會怎樣,結果很難預料啊。可我說,尋找初心和堅持初心的路上,都是戰戰兢兢、充滿恐懼和不安,通向光明的路上,肯定是黑暗的。與其在徘徊中等待,不如選一條路做初心,把所有的焦慮和不安化作前進的力氣,豈不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