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怎么說我自己,也不知道該以怎么樣的姿態去面對傷害的人。最近真是太任性了,完全不顧及后果,把一切都做絕了。我的種種行為,一定給其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雖然討厭這樣的自己,想逃避這種狀態,這種環境,但是,在我離開之前,我得把自己漂白了,雖然很難,雖然一切本來沒有必要,但我的錯,我該承擔。是我自己把目前還不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搞的破裂難堪的,人在傻楞的時候煩的錯總要在清醒的時候彌補,其實也不是之前是傻楞,是不會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總往消極又極端的角度看待事情,到后來被別人提點點醒,才發現原來之前自己犯了那么大的錯,事雖小,但反映出一個人的態度。
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完成的功課,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我的確做不來,處理不好,在還沒產生那么多人際關系,或者說沒有那么多人際關系需要照顧的時候,我早已習慣了孤身一人,只和自己相處,搞得現在,我不會和所有的男男女女相處。曾經我還會飚個一兩句,我們要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但是,我就像是一個過度放養而自己長的歪歪扭扭的竹子,雖然不像那些溫室里長大的孩子一樣的但是人情世故,人際關系,我既不想去經營,也不想去明白,平時我連和我爸媽都可以十天半個月不聯系,和我閨蜜好朋友們幾個月不聯系,和其他親朋好友也很少聯系,就連平時發個微信QQ也沒有,朋友給我發了消息,我幾乎都不能及時回復,你問我干什么去了,我也說不上來。我覺得我就是一個讀書讀到像個呆子一樣的人。這就是我現在所有的一切,孤獨的選擇孤獨,不愿挪窩,無力改變,也無心改變。可是,如果照馬克思所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我作為一個社會人,如果繼續這樣生活,我根本無法生存下去,不知道如果高曉松聽我聊了幾句,會不會也一針見血的指出,哦,這是一個沒有自我,認知為零的人。以前,有個朋友對我說,她很好奇,我為什么會形成這么一種性格,是什么樣的環境讓我變成現在的我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我之為我。
人性的缺點在我身上,都可以找到,暴露無遺,古語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對我而言,以人為鏡,卻可以照見我所有的不足與缺點,而我不僅不敢面對,還特別愛逃避,這大概就是我不是很愿意和太多人聯系與接觸的原因之一吧。生活的每一處,不管包裝的美或丑,都是生命賦予的一份禮物,完成這個任務,就可以獲得這個禮物,所以,所有這些不好的我自己,我都全盤接受,因為我,還等著我自己去改造,因為我還需要完成生命賦予的任務。
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說不定當我去面對的時候,會發現,原來只是因為我背對它所影射出來的影子而已。
古典說,無趣之人,往往是無膽之人,我無膽嗎?在游樂場玩極限運動的時候,我都可以清晰的告訴自己,克服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直面恐懼,只有面對它,才能征服它。
我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源自于內心的反思,外界的事物讓我體會到自己的不足與無力感,折射出我不想面對的自己。我不明白我這種只會由外而內產生的情緒是不是健康的心態,不會因為共情對其他人憐憫太多,不會因為同感而變得更加包容。曾經看古典的《拆掉思維里的墻》,只讀出了雞湯與方法論的味道,如今回看,大有可品之處,原來思維是常新的,需要輔以經歷時時更新,單純讀書,沒有用腳步去丈量世界,沒有經歷做支柱,那些文字就像泡沫經濟一樣,只是單純的理論或是知識點吧,一戳就破。
今天和姐姐聊了會,她說,她覺得人最重要的兩個能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好好說話,可惜的是,這兩個能力目前我都不具備。記得鄒嘯鳴老師也說過,他覺得人最重要的兩個能力是寫作與演講口才。時間過的飛逝,生命的功課接踵而來,不同的生命階段有不同的任務,而我之前的功課還沒有完成。我真的不是一個好學生,但是,不能破罐子破摔吧,該做的還得做,2017年我的目標就是好好完成這些功課。其實,暑假的這份兼職,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它帶給我的成長遠遠不再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