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九月份開始,我決定要做一件事,這不是一件大事,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要每天拍一張照片。至于動力什么的,你們肯定覺得我是不是特別自戀,當然不是這樣的。之前刷新聞的時候,有一個外國小伙子堅持每天拍一張照片,最后連續播放,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小伙子的容貌變化就在這一瞬間被呈現出來,我不知道外國小伙的目的是什么,或為了留住青春容顏,或純粹為了好玩。不管這些,這卻給我很大的啟發,我是不是也應該每天拍一張照片呢,想想還是蠻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說干就干,趕緊拿起手機,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自拍一張,歐耶。把照片專門存到電腦的一個文件夾里,我給這個文件夾的命名為:時間看的見。是啊,正如那句歌詞里唱的那樣,“時間都去哪了?”面對自己的親人朋友時,看到父母加深的皺紋,變白的頭發,看到老公日益打起來的啤酒肚,老婆日益變粗的大象腿,這就是時間,你不曾看見過時間,可時間過后總是留下印痕。這樣的印痕對我們來說是無法選擇的,更是不想要的,既然時間曾經來過,我為何不以自己的方式來記錄它的足記呢。我們選擇記錄時間方式還是有很多的,有的人喜歡寫日記,把每日的心情寫進去,經年累月,紙張泛黃,卻更顯珍貴了,當你老了,翻看少時的日記本,心路歷程完整呈現出來,誰說不是一種美好呢。有人還喜歡用某個物件來參考時間,每年發行的郵票,每日每月每年的報紙,這都算不上奇珍異寶,卻也能看到時間的歲月流轉。
我也找好了屬于我的方式,讓時間看的見。爸爸媽媽結婚有三十多年了,我印象中他們的面容從來都是那樣,滄桑、粗糙,算是歲月無情刻刀留下的痕跡,我有時候會突發奇想:爸爸媽媽年輕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要是我能像《乘風破浪》里面的徐太浪一樣回到父母的年代就好了,可電影畢竟是電影,就目前為止我們是做不到的。不過沒有關系,有照片就好了,曾經翻箱倒柜的找一張爸爸媽媽年輕時候的照片,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沒有。跑去問媽媽有沒有她年輕時候的照片,媽媽說沒有。是啊,那個吃喝都發愁的年代誰能有機會照張相片啊。我能找到的爸爸媽媽最年輕的照片也還是身份證上的照片,那也是十多年前的照片了,除了少了幾條皺紋,跟現在的樣子差不多的。再往前的照片就沒有了。這實在是一種遺憾。
我的遺憾一樣不要像遺產一樣繼承下去就好,現在每天拍一張照片,當我老了,孩子們圍在身邊,給他們看自己年輕時候的照片,看,這就是你老子年輕時候的樣子,是不是顏值比你高啊。現在的家長跟孩子們都存在著代溝,孩子們總以為父母沒有年輕過一樣,從來不能理解自己,永遠一副老古董的樣子。其實,誰不曾年輕過,或許給孩子們分享一下自己年輕的照片,會更加的互相諒解吧。
小時候最喜歡圍在媽媽身旁,聽她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聽的入迷了,腦海里也在腦補那些鏡頭,可腦海里總是沒有一個年輕、青春的媽媽,實在少許遺憾。
其實,每天拍一張照片,我最最重要的想法是,等我老了,走不動了,翻翻這些照片,可能就可以消遣一個下午茶的時間。里面承載的可能還有時間背后更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