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王二的小說,他書中人物通用的性格是率真,憤世嫉俗。關于他個人的態度,在一篇序中他寫過:我在寫作時,也討厭真實邏輯的控制,更討厭現實生活中索然無味的一面。有種文藝理論認為,作品應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小說家總是帶有批判性的,假如說知識分子的責任就是批判現實,那小說家在這一方面就很負責(如果可以把小說家看作知識分子的話)。王二深以為不該只把禿頂的教授算作知識分子(我覺得不禿頂也能算),小說家也能算。盡管他們憎惡現實,就像社會上一部分人憎惡大學生一樣。根據我所了解的,大學生成為了一些人階級斗爭的對象,盡管這些人的數量和大學生的數量比起來不足為患,但這也讓筆者很沒安全感,害怕以后在公共場合被那些人貼上“大學生”的標簽。因此,為了擺脫階級敵人的帽子,我只能更加熱愛生活。對于生活來說,如果小說是在批判生活,大學生在生活里,那電影就是在詮釋甚至贊美生活,它永遠不是那么單調。我們不能因為禽流感去否定雞鴨肉,也不能因為海洋去否定沙漠。小說讓人懷疑生活,電影讓人相信生活,而我們就活在生活里。
讀書偶感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