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好人真可怕。擺脫仇恨就像男人擺脫情欲一樣徒勞。”在格雷厄姆·格林的《第十個人》里夏洛特與特蕾絲討論著仇恨。“你可真恨他。”夏洛特好幾次這樣回答著特蕾絲,而那個“他”正是夏洛特。只是此時他隱藏著姑娘所仇恨的“夏瓦爾”那個真實身份,化名“夏洛特”。
法國律師夏瓦爾在二戰期間的監獄里,因為抓鬮成為將要被處決的“第十個人”。當他用自己的全部財產換得另一名囚犯替他赴死時,他也許并未想清楚自己做了怎樣的選擇。只是那一刻“癲狂猶如瘡疤脫落,余留的就是羞恥感。”《第十個人》用三萬字布滿了各式矛盾與沖突,寫盡了“第十個人”的一生。
這里有怯懦、謊言、愛、還有暗藏其中的懺悔(或者說是道德)、甚至是關于個人時間的意義。而關于仇恨則是放在與夏瓦爾演著對手戲的兩個人完成。一個是替他赴死的囚犯詹弗耶的妹妹特蕾絲,一個是假冒夏瓦爾的卡洛斯。種種錯綜復雜的情節與人性,僅僅用三言兩語就交待得一清二楚。
格林在小說中好幾次提到夏瓦爾的怯懦,抓鬮前的“尚不能稱其為恐懼”、抽中后的“失控”,他事后提到自己當時的行為“表現得像個懦夫”,兒時的朋友羅什提起夏瓦爾——“如果說有懦夫的話,他就是一個。”當讀者差點真的以為夏瓦爾就是一個“懦夫”時,他卻沒有再膽怯。
夏洛特是謊言的代表。他掩藏著夏瓦爾的真實身份,說著關于夏瓦爾的謊言。最后,卻在演員卡洛斯的謊言中,一步步將自己的謊話句句戳穿。當謊言遇上謊言,再也難以圓謊時,謊言也就被攻破,真相不得不撲面而出。
關于愛,或許是這部小說里唯一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夏洛特卻對著菜園說出真相“我愛她”,卡洛斯看出夏洛特的愛,也想像著被特蕾絲愛上。當一切即將塵埃落定時,卻沒有愛情——“愛情蕩然無存,欲望毫無意義。”
仇恨是特蕾絲的面具。她恨,恨那個“奪去”她孿生兄弟性命的人。她只知道那個人的名字叫“夏瓦爾”,她住在這個人的房子里,享用著她哥哥性命換取來的“夏瓦爾的財產”。她無數次的想像,當她遇到夏瓦爾時,她會怎樣去表達仇恨。她要朝這個可憎的人臉上吐口水,她還希望手中能有槍。特蕾絲在這個屋子里等待著夏瓦爾的出現,仇恨連綿不斷無法擺脫。只是當假冒的夏瓦爾出現,仇恨卻并不如她所想像那樣強烈。等到那個真正的夏瓦爾出現,所有的仇恨都已消失。
而懺悔,是用夏瓦爾好幾次感到的羞恥感在提醒著。當他提出要用全部財產換別人替他赴死時,他有羞恥感。當看著特蕾絲被仇恨所困擾,他在心里對自己說“我并沒索要兩條性命。”只是一種對生命絕望的感覺已悄悄潛入他的內心。在最后,他保留著至高無上的正義、律師一絲不茍的良心,一切被允許得到安息。
或許正像特蕾絲所說的:“當它發生的時候,你才明白自己這輩子是個什么樣的人。”所有的掙扎也好,卑鄙也罷,不到最后那一刻,誰也不能確認自己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