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啊!不是媽想說你,你該成家了。”
這句話,每個月內,我都不得不聽媽媽嘮嘮叨叨好多遍。
這也怪不得她老人家著急,我今年28了,在我生活的這個三四線小城中,同齡人應該至少有一個孩子,可是在母親看來,我連戀愛也不會談。母愛很偉大,但此時就成了壓力。
“你怎么又把火關掉了?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母親邊洗碗邊訓斥我。
“哦……”
我真的沒有聽她說什么!倒不是我心事重重,忘記了聽她說什么,而是我故意讓自己的思緒跑的遠一些,否則不勝其煩。
“你這樣以后要怎么能過日子?碗要這樣洗,來看著。”
我將思緒拉回,看母親嫻熟地清洗著手中的碗,再用布擦干,于柵架上碼成整齊的一排。因為頸椎的問題,她不時的抬起頭,絲絲銀發已白至發根。
我在心里默然自問道:“媽,什么才是家呢?”
“家”在我兒時的記憶當中等于一套房子。
清楚記得5歲那年,我們家剛進城,借居在舅舅家。雖然是親姐弟,長期借宿,母親也不免愧疚。
舅舅家有個女兒,就是我的表妹,從小被外婆寵著,嬌生慣養,一言不合就哭就鬧,所以母親給我訂了個規矩:只要表妹一哭我就要挨打。
雖然孩子們心思單純,一會兒吵吵鬧鬧,一會兒又和好如初,但我常常被打,心中的怨氣就越積越多。
為了報復表妹,我便把她的錢藏了起來。這件事被母親知道了,她當著全家人的面質問我:“說為什么要偷你妹妹的錢?”
從小的這股倔勁到了現在我依然保留著,我咬著牙一言不發。
“啪”,“讓你不說”。我只覺得臉被火燎過一樣,腳底不由的一個踉蹌,一記耳光重重打在我的臉上。
“為什么偷錢?”
其實我大腦一片空白,什么也沒聽到,只是惡狠狠的盯著表妹。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耳光,我只感覺臉有點失去知覺。站在一旁的姐姐著急的拉住母親,“媽,別打弟弟了,我知道錢在哪。”
母親依舊嚴厲呵斥我:“你說清楚為什么要拿別人的錢。”
看著我臉上的一道道的血痕,媽媽其實很心酸,但眼前這5歲的孩子怒目圓睜,咬牙切齒竟然不肯服軟,怒火隨即又涌了上來,便要舉手再打。
姐姐們再也看不下去,抱住母親的胳膊:“媽,別打了弟弟了。弟弟不是壞孩子,他知道錯了。”
看著我嘴角的血絲,媽媽的眼中也噙著淚水:“兒子,媽媽和你說過,‘人窮志不窮’。你不記得嗎?”
我望媽媽和姐姐,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怨氣,便開口道:“我記得!但我想有個家,我不要和他們住在一起。”說完便放聲大哭起來。其實孩子們的心終究是單純的,在一起時候吵吵鬧鬧,但不會真正的記恨對方。只是母親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會說這樣的話,這話好像是鐵錘一樣砸在了她的后背,一時之間沒緩過氣來。
她伸手抱住我和姐姐們,淚水順著臉頰不住的留下,只是眼神里透出一股堅毅。
沒過多久,我們搬入一個一居室的小房子。雖然很小又陰暗,但一家五口人其樂融融,只是父母得很晚才回家。我問過母親幾次,她總是笑著說:“快睡覺,小孩子哪來這么多問題。”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父母為了那套房子每天都要做雙份工作,也正是因為這套房子我感覺到有了“家”。現如今我們有了各自的房子,那什么是“家”呢?
“媽,我來洗吧!”我拿過母親手中的抹布,仔細學著她的每一個動作。母親站在一旁怔怔的看著,目光里充滿了慈祥。
我忍不住的開口問:“媽,你說什么是家?”
“你有老婆了就知道什么是家了......”話里帶著點諷刺。
“媽你知道嗎,你是這個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有了你就有了家!”
“哈哈哈....”我們都大笑起來。母親笑的像個孩子,我也悄悄的擦去眼中的淚花。
謝謝您,媽媽!
是您教會我生活所需的智慧,讓我知道怎樣處貧困,也知道怎樣處豐裕;是您讓我懂得只為困難找方法,不為放棄找理由。
我總是嫌棄你的嘮叨,卻無時無刻不想起你的話:您說過“要謹慎于言,敏捷于行”;您也說過:“侍奉父母應竭盡全力,與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您讓我感覺自己活的堂堂正正,讓我明白了家庭的責任。
我知道,“家”并不是一套房子,也不是某一個人;它是“愛”,擁有特殊的力量,讓我們能夠長久忍耐,不去計較別人的傷害,讓我們愿意默默的為家人奉獻,不求回報。
我終究一天會像姐姐們一樣離開您,我會有自己的家。我比任何人都期待她的出現,她是我的肋骨,是我要相生相守的人。所以,媽媽,請允許我為她的出現再多等候一些時間,因為她會是我的家人,也會是我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