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聽一句老話:端誰的碗,服誰的管。道理簡單至極,可放在特殊場域里,卻又是無解的難題。
?這個場域,包括國家公立醫院,這個難題,來自管理體制。好像服從命令只是軍人的天職,醫院里只有無窮盡的協商。
? ? 醫院本是精英人才匯集的地方,但首先要避免伯里克利式的悲劇。有人問筆者:伯里克利是誰?好啊,先講講他的故事。
? ?曾經讀過古希臘歷史,“希波”戰爭后以雅典為中心的“提洛聯盟”是人類史上最早的民主制聯邦,但不是國家,城邦相對獨立。而后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發生了,戰爭根源其實就是兩種制度的角力。戰爭第一階段中,守衛希臘雅典的執行官——伯里克利,也因此譜寫了一首悲壯之歌。
? ?雅典當時實行了非常民主的政治體制,代替了之前的“僭主制”,也就是用人民當家做主代替了武力強權制。全體幾萬公民投票解決社會各類問題,比如選舉各層官僚、判決罪行、是否打仗等等,每周開一次公民大會進行投票,那種規模那種效率可想而知,很多事情陷入無盡的爭吵中無法解決。此時執行官的權力和決策成為必然需求,伯里克利作為政治精英,被選為管理城邦和提洛聯盟的領導者,不過,他也有被公民大會隨時罷免的可能。
? ?伯里克利擅長演講,知識淵博,治理思路清晰,靠商貿發展經濟,提洛聯盟變得強大起來。但引起另一個叫做伯羅奔尼撒聯盟的猜疑,該政治聯盟中心城邦斯巴達是典型的保守君主專制國家,經濟落后但陸軍力量十分強大。兩個聯盟最終因為不斷發生的摩擦而觸發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決定出兵進攻雅典,幸好伯里克利有預見性,早已修建了固若金湯的雅典衛城,抵御強敵。
? ?按照伯里克利的戰略部署,所有雅典的農民離開故土,全部進入衛城,士兵堅守住城邦,依靠豐足的經濟積累,打持久防御戰。同時,伯里克利與其他城邦國家簽訂和約,避免了腹背受敵。斯巴達聯盟果然最怕這個招數,久攻不下十分惱怒,破壞雅典周圍土地上的莊稼、屋舍、神廟等泄憤,這令雅典城內本來居無定所心懷不滿的農民們悲慟不已。同時,長期的城內大量超負荷人口混居,引發了一場瘟疫,死亡人口劇增。這一切對伯里克利的治理造成巨大壓力,但他仍舊堅持不主動出戰。斯巴達聯盟的圍攻終究因為消耗不起自行撤退,雅典的防御戰取得勝利。
? ?但是,雅典城內對伯里克利的積怨也達到頂點,民眾沒有幾個人理解他為保全雅典做出的巨大貢獻,反而把自己的一切困苦歸結到他頭上。城內一個皮匠出身叫克里昂的人,長期與伯里克利唱反調,抓住機會制造謠言說伯里克利貪污受賄,不顧人民死活貽誤戰機,在公民大會上煽動民憤,最終判處伯里克利罰款并流放,很快伯里克利染病而死。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城內大聲悲呼:為何精英人才要被暴民和乞丐決定命運?結果他也被公民大會宣判處死。
? ?克里昂成為繼任者,他帶領雅典蠻橫擴張,最終再次引發斯巴達聯盟的討伐,克里昂帶兵主動出擊,一次海戰勝利后舉兵冒進,結果遭到伏擊,他被敵人殺死,雅典被斯巴達征服。
? ?人類歷史的第一個民主制政體就這樣被君主專制滅亡了,其實這是民主制的幼稚期,相當的殘酷、暴虐。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歷史教訓,讓西方國家在后面近兩千年里堅定否決民主制,即便是推翻封建王朝也要成立君主立憲制。直到近代,很多國家確保各類集權形式的前提下,才設立民主共和制度有限度的發揚民主。
? ?醫院當然不是國家,談不上政治制度如何,其最大體量也就是個健康服務部門,組織架構更像是古希臘的城邦聯盟,每個城邦相對獨立。醫院要想穩固發展,必然要保證每個科室穩固發展,每個科室穩固發展,必然也要保證集權下的民主制順利實施,而不是那種所謂純粹的幼稚民主觀。
? 還記得中國的古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修昔底德在分析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書里曾借伯里克利的口說出一句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勞動成果。
? ?同樣道理,體制的藩籬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制造的藩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