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們都想要快樂,不是那種自我滿足,不思進取的快樂,而是積極進取的方式。例如登山者的快樂通常不是到達山頂的一刻,而是備受煎熬的爬山之路上。有趣的是,大多數文化都不獎勵或鼓勵這種快樂:“我們的文化不獎勵我們享受旅程樂趣,而是獎勵我們成功完成某件事。社會獎勵結果而非過程;獎勵到達終點,而非旅程。”。但客觀現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就處在一個又一個旅程之中,如果我們只是努力獲得結果,而不享受過程,將是非常可悲的。
? ? (從這里能看出,Scrum是支持Y理論的,所以反過來想,你如果希望建立Scrum團隊,那么在挑選成員的時候就一定要挑選滿足Y理論的人。)
7.1 快樂便是成功
? ? 人們的直覺通常認為,人們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取得了成功。其實這是錯誤的,實際情況更可能是快樂在先,成果在后。
7.2 量化快樂
? ? 7.2.1 持續改善
? ? ? ? 所謂持續改善,并不是讓生產效率達到某個水平,然后維持在那里,而是不斷地審視你的流程,以便不斷地加以改善。在Scrum中,每個沖刺結束時舉行的“沖刺回顧”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 ? 7.2.2 沖刺回顧
? ? ? ? 在沖刺回顧中,你可以回顧和評價自己的成果,想想哪些事情執行得很順利,哪些應該做得更好,下個沖刺階段能做出什么改善。
? ? ? ? 要讓沖刺回顧有效,必須記住關鍵的一點,即大家不要從團隊中責備某一個人,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流程上,認真分析一下幾個問題:為什么會發生那件事?為什么我們當時忽略了?怎樣才能加快工作進度?作為一個團隊,要集思廣益,共同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 ? ? ? 團隊必須有勇氣把真正的障礙擺到臺面上來。
? ? ? ? 回顧會議相當于PDCA循環中的Check環節,只有做好Check環節,接下來的Action環節才有可能是獲取改善的關鍵。
? ? 7.2.3 快樂指標
? ? ? ? 快樂指標能幫你發現哪些地方需要改善,還能知道哪一種改善最能讓成員感到快樂,具體操作方式是在沖刺結束時,讓每個成員回答以下問題:
1. 你對自己在公司的角色感覺如何?請以1到5分加以評價。
2. 你對公司整體情況感覺如何?請以1到5分加以評價。
3.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4. 在下一個沖刺階段中,什么事情會讓你感到更快樂?
7.3 提升團隊運作的透明度
? ? 自主感,掌控感和目標感,都是讓人感到快樂的因素。在獲得這些之前,往往先要提升團隊運作的透明度。
? ? 7.3.1 透明度
? ? ? ? 透明度是Scrum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指團隊內部不應該有秘密的小集團,不應該有秘密的日程,也不應該有秘而不宣的事情。
7.4 傳遞快樂
? ? 7.4.1 聯系 (Connection)
? ? ? ?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密切,就越快樂。Zappos公司為了創造聯系,把所有出口都關閉了,只剩下一個大門,迫使所有人都從同一個地方出入,增加大家見面的機會,從而使聯系變得更容易建立和維持。
? ? 7.4.2 為員工創造學習與成長的機遇
? ? ? ? Zappos公司一個某個崗位需要招人,往往先考慮內部員工。比如,如果人力資源部門有一個新崗位,而會計部門有人覺得自己能做好,那就可以先調過去實習一段時間。這樣,員工就有機會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做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在CMI后期,我也在考慮團隊成員輪崗的事宜。在我的設想中,輪崗并不是直接脫離本身的崗位,而是以本身的崗位為主,兼職另一個崗位或頭銜,比如讓能力突出的java程序員來輪一周項目經理的崗,或讓每個人輪流主持例會。在這種輪崗制度下,成功了發掘了兩個有項目經理潛力的員工,其中一個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完全可以勝任項目經理崗了。)
? ? ? ? 公司還會提供由員工自行授課的免費課程。(這一點不得不說CMI做的非常好,我們從成立開始就一直堅持分享,并且分享內容是經過考量,能成體系的。既有跟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比如測試技巧分享,接口設計,數據庫設計等,也有一些跟工作無關但大家有興趣的,比如聲紋鎖及語音識別等。)
? ? 7.4.3 快樂泡沫
? ? 快樂泡沫指一種自滿的態度,往往體現為我們終于成功了,可以緩口氣了,不用再辛苦了之類的言論。
7.5 本章要點
7.5.1 精彩在于過程,而非終點。
7.5.2 快樂是王道。快樂的人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更有創造性。
7.5.3 量化快樂。
7.5.4 每天進步一點點,并加以衡量。
7.5.5 工作要透明化,保密是毒藥。
7.5.6 自主感,掌控感和目標感會讓人感到快樂。
7.5.7 刺破快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