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來碗魚粉,加辣,加蛋?!?br>
小編五一去大湖南嗦粉了,吃到了郴州市最有名的棲鳳渡魚粉!
味蕾馬上被他征服了!那鮮香、那辛辣、那享受……
回到廣州就吃不到這么好吃的魚粉了,非常生氣!
為什么到處都有常德米粉店就是沒有魚粉店!
不能只是我一個人饞,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棲鳳渡魚粉。
前方高能:請勿在饑餓狀態下閱讀此文!
▼
[ 傳 奇 古 鎮 ]
郴州城北幾十里,有一處地方名為“棲鳳渡”。據傳三國時期,龐統先生曾在此隱居。因龐統號為“鳳雛”,所以便有了“棲鳳渡”這個名字。棲鳳渡魚粉就發源地在這個古鎮,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許多棲鳳渡人到郴州賣魚粉當起了個體戶,棲鳳渡魚粉在郴州,在許多縣市,開始有了不小的名氣。
到現在,棲鳳渡魚粉已經成了郴州名片,來到郴州,你就能感受到郴州人對魚粉的愛,大街小巷里基本三步一家魚粉店,郴州人美好的清晨,都是從一碗魚粉開始的,來郴州的游客更是不可錯過,不吃碗魚粉是不會走的!
▼
[ 千 年 魚 粉 ]
魚粉的魅力如此之大在于它既有湘菜的辛辣又保持著原材料的鮮香味,濃烈的魚香夾雜著嗆人的辛辣,吸嗦一口,鮮香在嘴里回蕩,辣早不是什么事了。一碗下來酣暢淋漓,連湯都一口飲盡,不能吃辣的小心咯,這會你才注意到這真是辣??!
魚湯:好吃的魚粉都在于湯底,那濃烈的香味就是從魚湯中散發出來的。從西河里抓上來的魚要現殺現做(不能用隔夜的或放在冰箱里的魚做,湯會很難喝),然后用茶油稍微煎一下,然后將生姜、紅辣椒、豆油等調料一起入鍋大火燒然后小火慢煲,最后加入鹽、味精、生茶油、蔥段。
佐料里有一樣豆油是棲鳳渡魚粉必備,亦是郴州一帶獨有,是用黃豆煮了搗成泥,幾經發酵晾曬,呈醬黑色,味道濃烈,隔條街也能聞到香味。
米粉:米粉是整碗魚粉的關鍵所在。用的是純手工制作的一種切粉,?選當地優質大米添加一些糯米加井水泡發,石磨磨成米漿待用;特制的鋁制平底屜籠架在鐵鍋上,一格屜籠倒一層米漿,隔水蒸,蒸好后揭開放在竹蒿上攤涼吹干后,再用刀切成細條。晾的時候就是這樣晶瑩剔透~
干切粉則是將濕切粉團成團曬干,待客時便拿出幾團。這樣做出來的切粉滑軟又筋道,有韌性,有嚼頭,煮不爛,不渾湯。
煮粉:煮米粉的時候要快速入水,快速撈起。不能煮太透,又不宜不煮透,透了少筋道,不透不滑軟,火候最難。米粉煮好撈出來,長勺伸入鐵鍋攪開辣油,舀一勺魚湯淋上,一碗正宗棲鳳渡魚不大功告成了。
上桌:一碗棲鳳渡魚粉端上桌,一層火紅的辣椒油蓋住粉,上面幾塊魚肉也是裹滿了辣椒。再伸筷子攪勻,魚的鮮味和湯底的香味都一股腦往外冒,還沒吃已經咽了幾口口水了。吃完一個個一嘴的紅辣椒油,而舌尖纏繞著的醇香與鮮辣久久不能散去……
▼
[ 技 藝 傳 承 ]
我們能吃到這樣美味的魚粉,多虧了老一輩們的傳承。據小編了解,在小鎮外的南香村,有一位吳安英老婆婆至今還在堅持最正宗的棲鳳渡魚粉做法,很多人都慕名而去,特意找到那個小村莊就為了吃一碗正宗的棲鳳渡魚粉!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她的制作技藝已經申請成為了郴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地政府為了傳承與發展,也建立了棲鳳渡魚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這一舉可謂干得漂亮!中國五千年的美食文化必須傳承,這樣我們才能吃到各式各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