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機會買了三公子的兩本書,我才發現三公子不僅寫理財書,還寫自己的個人故事和感悟。今天三公子的書到了,我翻閱起來,第一本是關于理財方面的。剛好這兩天還閱讀了一本關于管錢方面的小書,一起寫一下自己的閱讀感悟。
《決定你一生的財商》
昨晚加今早把《決定你一生的財商》這本書翻完了,也看到來了一些觀點,就像是一般書里提到的,應該理財,消費一定要低于全部收入的90%、錢要用在刀刃上、既要千方百計的省錢,也要想盡各種辦法節約不必要的開支、沒有到手的錢不要瞎算計、學會合理的運用財富和管理財富,同時獲得信息很重要,學會使用也很重要,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容易花錢買很多沒有太多使用價值的東西,除了占地方之外,還白白浪費自己的錢財。
書中也提到什么樣的心態決定了什么樣的選擇,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了今后過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五年前的自己決定的,而我們今天的選擇將決定我們明天的生活。
窮爸爸:一輩子都是在給別人打工,最多想的是怎樣把工作干好;富爸爸:琢磨的是如何自己當老板,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做成事業,名利雙收。
書中的這些觀點自己還是很認同的,理財是一個復雜的命題,需要進行專業的學習,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從各個方面“節流”,努力“開源”。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定要改變自己現在發多少工資就花多少的現狀,綜合考慮一下自己的消費和收支情況,養成攢錢的習慣。就像作者說的,你所能消費的最大限度是你收入的90%,結合當下物價飛速上漲但是工資水平基本不變的情況,考慮到通貨膨脹等等因素,月收入至少是月支出的2-3倍才是具備穩定幸福感的基礎吧。這樣說來90%的估計是太過樂觀的,但是對于當下的自己來說是100%支出的,所以養成合理消費支出的習慣是當下最需要做的。
三公子.《工作前5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
首先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是極具吸引力的,但是也不是決定性的,工作前五年做好財富的積累,確實會影響此后自己對于財富的積累和認知。大概作者更想通過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旨在提醒大家在開始工作以后就要養成學會理財和理智消費的習慣吧。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翻開閱讀,想要好好取取經。下面說說我的閱讀感受:
1、文章開始提到“父母的寵愛是要付出聽話的代價的”,認同這觀點,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順從父母的安排,自己沒說“不”的權利也么有追求“自由”的選擇,這大概也是“媽寶男”層出不窮的一個原因吧。三公子對于這個結論的得出是自己開始攢錢和理財的根源之一,因為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選擇,但是父母堅決反對,于是乎自己“糧草斷絕”,后方放棄支援,這件事就開始刺激三公子攢錢和合理消費并理財。
2、攢錢很重要,一定要先存錢后花錢。尤其是開始你沒有原始的資金積累,何談理財?攢錢是理財的基礎也是必經階段,類似于上述《財商》那本書所描述的,作者也是提倡大家無論中那樣都不能殺雞取卵,不能花光自己的所有錢,你需要養一只屬于自己的小金鵝,給自己帶來穩定的收益,而不是殺雞取卵,斷絕財源。其實之前我一直沒有覺得攢錢有多重要,過的日子簡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是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開始計算自己每月的大體收支情況,信心滿滿的想要開始自己的“攢錢之旅”,攢不多,從200、300起還是很有可能的。
3、攢錢的動力來源和目標你要想清楚。就像書里寫到的,三公子的動力源泉來源于想要獲得選擇的自由權。作者列舉了自己身邊的例子,當你對于現在的工作環境不滿想要跳槽的時候,并不是頭腦一熱、一拍腦門就能說自己想要辭職的,你需要有一個一定的資金維持即使你找不到工作可以滿足日常開支,這個計算周期以半年為準,即你半年的房租加上日常支出金額。為了增強自己的動力,他們甚至起了好聽的名字,比如“炒老板魷魚存錢計劃”。我想關于這一點很多職場人士應該是深有感觸的,當你的手里有一點小錢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做很多事是很有底氣的,但是如果你一直月光,即使工作上有再多的不順心,你也沒有辭職的勇氣和底氣,只能忍氣吞聲地繼續承受...作者觀點很正,在你做一件事之前你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周全的考慮,而足夠的金錢是你做事的底氣。
4、作者從各個方面闡述了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活的高質量以及夢想實現的背后都是需要金錢的助力的,否則夢想就會變成可笑的幻想。這大概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吧,所以很多人、很多事因為金錢的原因跳槽了、分手了。現在的生活壓力都很大,誰愿意自己過得辛苦呢?所以不得不看重金錢,畢竟金錢是很多東西的保障。
5、做預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定要養成記賬的習慣,這樣可以后期查看和總結自己的消費情況,初除此之外,你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支出是否合理,列出自己消費的類別和合理的支出金額,為自己的消費做一個預算,這樣你在花錢的時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做自己的預算,這直接關系著自己“攢錢計劃”的實施。
6、接下來就是制定自己的攢錢計劃:
借鑒一下作者的攢錢計劃,我覺得是有很大的可操作性的。
(1)首先你準備三張銀行卡:
A-工資卡-放置自己的日常支出資金,大約占工資總支出的30%,這一條對于我來說需要調整的就是我還需要把我的房租算上,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一個觀點,就是你的月房租最多不能超過自己工資全額的30%,我算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情況接近這個限度,所以根據自己的現實,我會把房租和自己的日常收支放進工資卡,占比大概是60%。
B-應急資金-存放自己除日常消費外還需要的資金,大概占比在20%左右,如果本月應急資金沒有使用,可在下月一同存入自己定期存款的銀行卡里。
C-定期存款-三公子的觀點是每月工資發放后自動轉入銀行做一個定期存款,周期不宜太長,2-3年,這樣2-3年后你每月都有一筆存款到期,而且還有利息收益,想想都覺得美好。
所以按照上述的計劃,你也可以指定自己的攢錢計劃。我想結合我的現實,雖然自己在出現應急情況的時候父母是自己的后援,但是還是希望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不再麻煩父母,那么自己更適合兩張銀行卡方式:
a-工資卡:房租+日常消費,占比60%左右。
b-存款:剩余40%的工資收入,但不算做定期存款。
我的這種方式只是分賬戶,不到萬不得已不去動用自己b卡的資金,就像三公子說的先存錢后花錢,當下攢錢是首要的。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勵志的例子,身邊的朋友即使月收入2000多點,還能給父母500,給弟弟300,自己支付房租和日常支出后還有結余存款,so 認同三公子的觀點,工資高低不是決定因素,存錢與否,取決于你的決心,你自己是否愿意存錢這才是最關鍵的環節。
TIPS:
*為了“節流”,少逛街、少網購、促銷情況不貪心這些就不多說了,可以跟朋友一起進行必需品的團體購買優惠、甚至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的支付寶設置一個每月消費限額。
* 還有一點很重要:一般單位發放的津貼和獎金一類的資金各位都如何處理了?這樣偶然的資金最應該馬上存起來,不要隨便設置為自己的獎勵,你可以用自己日常消費支出或者應急資金的結余設置合理的獎勵,但是這樣的錢你最好還是直接存起來,納入自己的攢錢計劃,讓自己的小金庫奔跑起來吧~
總結:三公子初始就比我們有優勢是房租父母承擔,單位供餐,公積金比例很高,所以三公子5000的到手薪資,每月結余最低是50%定期存款+2300元公積金,不算20%即1000元的應急資金相當于每月至少有4800元的存款。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首先你應該按照自己的現實,給自己養成攢錢的習慣、不盲目攀比和怨天尤人才是最基本的。總結到此吧,我們都應該加強自己的理財知識學習,對金錢和財務保持理性積極的態度,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和金錢,為自己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