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你會不自覺的被她吸引,忍不住想走進她的世界,了解她的故事,她的想法,三毛就是這樣一個人。
十年前讀《撒哈拉的故事》被她深深迷住,憧憬能過像三毛的人生,佩服三毛遠赴撒哈拉的勇敢。十年后再讀仍是喜歡,她的寬容善良再度感染了我,能把平淡的生活過得如此有趣詩意,佩服之至。
越讀三毛,就會越喜歡她。就像有人說過的那樣,因為她做了我們想做的事情,活出了我們的夢,所以我們才會熱愛她和她的文字。三毛就是那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吧,有趣、天真、聰明、善良、有思想。
有一種愛情叫三毛與荷西,一生漂泊,卻愿為你情定撒哈拉。有了這樣一位靈動女子三毛,有了一個大孩子般的荷西,荒漠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有驚心動魄的沼澤營救,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春雨”“復寫紙飯團”。在這精神和物資雙重匱乏的荒漠,她認真努力地生活,把與荷西的小家變成了沙漠中最有詩意的“宮殿”。她善良慷慨,正如她與鄰里相處中提到的“感謝這些鄰居,我沙漠的日子被她們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苦痛和快樂都經歷過,這樣或許才是真實的撒哈拉生活吧。讀到三毛對啞奴說“你 ,我,都是一樣的”,心里不禁一震,身在和平之世的我們,自然地享受著人生而平等的觀念,卻忽略了今日獲得的平等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一生追逐自由的三毛無力改變啞奴被賣來賣去的命運,她只能淚流滿面地看著顫抖的啞奴漸漸離去。
在時局動蕩的撒哈拉,沙伊達和巴西里的愛情終被戰火埋葬,親眼目睹沙伊達和魯阿的慘死,帶給三毛極大的悲痛和懼怕,三毛蹲在遠遠的沙地上,不停地發著抖,屠宰房里駱駝們嘶叫的悲鳴久久回蕩在漆黑的夜晚。
就像三毛在書里寫到“這兒有什么吸引我?天高地闊、烈日、風暴,孤寂的生活有歡喜,有悲傷,連這些無知的人,我對他們一樣有愛有恨,混淆不清,唉!我自己也搞不清楚?!?/p>
在這與世隔絕的荒漠中,有野蠻與文明的碰撞,這里有原始思想的奴役,也有對自由和獨立的向往,即便這里只有7萬人。
我想,滾滾紅塵,三毛將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留在了廣闊的撒哈拉沙漠中。
“生命的過程,無論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么滋味,才不枉來走這么一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