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很多人的認知就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在沒有觀鳥之前,我對它的認知也是如此,還有就是當年朱元璋在這里打敗了陳友諒。一個湖而已何來那么大的魅力呢?到了冬天,是鄱陽湖的枯水期,原本不見天日的湖底也顯露出來,大片大片的蘆葦,碧野無垠接天云,仿佛置身茫茫大草原。
每年冬天都會有許多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蒙古、中國北方等地不遠萬里來到鄱陽湖越冬。候鳥的遷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在遷徙之前,鳥兒們會大吃特吃,增加儲存在身體中的能量,不帶任何的行囊,也不用做任何攻略,生物鐘在體內滴滴答答地提醒,他們就出發了,中途幾乎不會怎么停歇,有些甚至是一口氣飛到目的地,一個旅程下來,鳥兒們的體重可能會減半。不管中間經歷了多少的困難,鳥兒們也總算如期而至,到了鄱陽湖度過鳥生中的又一個冬季。
這一個元旦,我們一行人在鄱陽湖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跨年,短短三天的行程,讓人無限地回味。
絲光椋鳥浪
第一天我們去了艾溪湖公園,游人并不多,陣陣鳥聲伴隨著我們的整個行程,一個下午下來,可以看到30多種鳥,真希望廣州也能有更多像這樣的公園。整個下午下來,最讓人震撼的就是看到絲光椋鳥鳥浪,真的是浪,浪得飛起。
其實絲光椋鳥是很常見的,廣州也有很多,但是數量的疊加,會讓平淡無奇的事物煥發出動人的效果。在夕陽下,看著一陣陣的絲光椋鳥浪,在頭頂上涌動,不是一兩只,也不是一二十只,是數百只,陣陣鳥聲伴隨著密密麻麻的鳥兒身影在頭上流動,我看得都呆住了,不愿意閉上眼睛一秒鐘,不愿意錯過這種震撼。
鄱陽湖晨霧
早早地到了南磯鄉,煙霧迷蒙,只聞鳥聲,不見鳥影。我們能感覺到鳥兒們就在我們的附近,唯有等待霧氣散去。我們在蘆葦叢中等待著,小孩子們在蘆葦叢中建起了自己的“窩”,用蘆葦進行大戰,玩得幾乎忘記了我們原本是要來觀鳥的。雖然與我們預設的有些不一樣,但是在自然中的時間是不會浪費的。
在煙霧迷蒙中,我們走在原本是屬于湖底的地方,大家像是偵探一樣搜尋生命的蹤跡,我們發現了鶴留下的腳印,一些小螺與蚌殼,還有一些來不及撤退的小魚,大地里面潛藏的小秘密,總是要有心人才能發現。
看生命已消逝,但實際上它們有著獨特的保護技巧,能夠分泌液體保護自己,等到明年湖水的到來。
這是鶴的腳印,有我的一個手長,由此可以想像鶴的體型大小。這是我們與鶴來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接觸啊。
千里鳥相會
余亞飛《詠鄱陽湖組詩》寫到:
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
描繪得真是精準,鷸鸛鶴鷺;野鴨鷗雁,一群群,不遠萬里,來到鄱陽湖。
去之前不斷地翻鳥書,不斷地想像在鄱陽湖能見到怎么樣的景象。霧氣逐漸散去之后,我們漸漸能夠看到遠方的鳥類。將想像變成現實的過程總是特別地讓人激動,真是不容易,這是一場千里迢迢的相遇。我們都來自遠方,在這里擁有一場短暫的相遇。
遠處的東方白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目測這里就有200只左右,這也是我第一次在自然的環境中看到如此珍稀的動物,小時候就只有在《動物世界》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想不到長大了后,才能有機會在真實的世界一睹它們的風采。
鏡頭是多么局限,我所看見的許多場景,都無法通過按下快門,將它最美的一面留住,此時此刻,只有眼睛才是最好的記錄工具,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聽一聲再聽一聲,將此情此景留在心中。
小學語文課文里面有一篇文章《秋天到了》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天空那么藍,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個“人”字,一會排成個“一”字。?
啊!秋天到了!
背得滾瓜爛熟,還不如親眼見一眼。
其實大雁不僅會排成個“人”字,排成個“一”字,有時還會亂碼了。
鄱陽湖與人
鄱陽湖有著重要的生態地位,宣傳保護的標語怎么能少呢。
在車上看到的這個標語,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啊。
在五星農場觀鳥拍到的,有一些人將這一片地方都承包下來,圍起來,并建設了專門的觀鳥大棚,讓一些拍鳥大爺能夠占據最佳位置,拍攝出滿意的鳥片。
以下是魚頭老師轉發的廣告詞:
各位鳥友大家好,南昌五星白鶴現正熱拍中。
其中一號棚上午下午都是側逆光,拍正面起降;二號棚上午順光、下午逆光,蘆葦大樹背景。建議大家帶600或者800頭拍攝鳴叫、打斗、喂食,再帶一只300或200頭拍攝大場景群飛群落。
拍攝費每天每人200元,半天100元。鳥點早餐10元、中餐20元送入棚內(同時送開水),每個攝影棚最里面都有簡易廁所。
住宿地離拍攝點入口400米,帶空調客房(有大床房和雙床房)每間150元每天、代營客房不帶空調每間100(雙床),24小時熱水洗澡。
每天早晨6點前進棚,晚上6點出棚,任何人不得逗留田埂拍攝,不能遵守者請勿來(中途返程的老師可打小段電話開門)。
前來拍攝的老師請提前與小段聯系18xxxxxxxxx確定住房與機位以及索要導航位置。外地來的鳥友可安排接送,請自行聯系司機李師傅138xxxxxxx、張師傅13xxxxxxx.南昌西站250元、昌北機場240元、南昌火車站180元。
回來之后,在網上查找了一些資料,白鶴是最近幾年才來到五星農場過冬的,鄱陽湖因為各種原因,白鶴的食物有所減少,于是就來到五星農場,因為這里是種植蓮藕,可以讓白鶴們獲得豐富的食物,后來,這片農場有人想用來種植水稻,一些鳥友就將這片地承包了。
拍鳥的人,有一部分只是為了追求拍到所謂的大片,而不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所以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人為了拍出所謂的好片而去嚇鳥趕鳥的情況,而設置了這樣的拍鳥大棚,這里拍白鶴的人就不會出現那種嚇鳥趕鳥過近的距離拍鳥的現象了,這其中有著微妙的平衡。
最后
借用劉若英的一句歌詞:
“彷佛候鳥一樣,飛過大地穿越海洋,原來所有情節,仔細回想都是種呼喚”
希望這樣的情節,這樣的呼喚,年年月月都能上演。
圖文丨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