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了這么久你會發現一個規律,有些人總能遇見別人的幫助,而有些人每天求人幫助都得不到幫助,甚至不予以理會,仔細想想他們之間還是有差別的,這時候不要埋怨你為什么總也遇不到好人?很多時候也許是我們自身的原因。
就看昨天我們副市長給我們開會的時候說的內容,你對于提問題這個問題都沒有想清楚怎么去提問,還指望別人應該給你什么,或者給出了具體怎樣去提問,想來想去關于提出好問題也是需要不斷訓練自己提問題的方式或者把一件事情說清楚的能力的訓練,當領導把所有的概念說出來,比如:擔當、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等概念,我想想真的是我曾經想過并且踐行的道理,堅持下來了或者根本就不是堅持,而是享受的過程,我們順便就長大了,但是,這些概念都是我曾經學習的內容,為什么當聽見別人說的時候為什么還感覺新鮮呢?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自己并沒有嚴格的踐行心中的概念。第二,周圍的人都是隨散的人,時間久了多少會抹掉自身的棱角,因為在和其他人頭腦中的概念不一樣的情況下真的難以平衡即把人處好又堅持自己原則的人,就像我上一篇所談的怎樣去堅持原則等內容。當把你認為這是成長的概念踐行下去,也許你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了。
? 每個人都有精神的時候,也都有懈怠的時候。有的時候我也懈怠,然后我就開始反思,懈怠也許當你能力還不夠匹配自己心中的目標;也許真的累了,或者無法改變周圍的現狀,但是我又反問道,懈怠就能改變嗎?更不會,所以我想明白了,做事情的時候更加有清晰可見的條理。比如在你看書的時候,為什么效率不高,眼睛看的文字為什么那么慢,很可能你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缺乏訓練,更或許,我們還接觸的時間沒有達到,當接觸一件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有一段緩沖的時間適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內容,也許想明白了,它就是一種加速器。你也就成長的更快,自己做事情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很可能是遇見貴人的,最起碼自己就已經是自己的貴人了。
笑來老師列出了十二種遇見貴人的方法,我把它復習一遍:
1、樂觀的人更容易遇見貴人;
2、貴人更容易遇見貴人;
3、能幫助他人進步的人更容易遇見貴人;
4、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5、樂于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6、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7、不以為求助為恥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8、求助的時候不僅僅用金錢當作回報,幫助他人的時候不應該獲取金錢的回報;
9、貴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只顧著自己牛,貴人不一樣,都是以和為貴,并且懂得獨貴貴不如眾貴貴;
10、很多時候,人們的成功,來源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過來,若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這個人真的很難獲得所謂的”貴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更容易獲得貴人相助,所謂得道者多助就是這個道理。
12、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遇見貴人,因為貴人相信在你身上看到未來。
想一想真就是這么回事,關于遇見貴人,上文中我也把自己認為能夠遇見貴人的方法提煉出來,那么,還是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的。關于這一點,我有了新的思考,堅持自己成長的做事風格,這是做任何行業都需要具備的特點,不一定遇見貴人,但是踐行下去就能夠增大遇見貴人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