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左衛大將軍、五原公元旻進諫說:“廢立大事,詔旨若行,后悔無及。讒言陷害,無所不用其極,希望陛下明察。”
皇上不回應,命姬威詳細陳述太子罪惡。姬威回答說:“太子平時與臣說話,一心只在驕奢,并且說:‘如果有進諫的,正當斬首,殺個一百來人,自然就消停了。建造臺殿,一年四季都不停。之前蘇孝慈被解除左衛率職務,太子翹起胡子,揮動手肘,說:‘大丈夫總有一天揚眉吐氣,這事我不會忘記,到時候一定要稱心快意。’又,太子宮內所需之物,尚書多依法不給,太子就怒道:‘仆射以下,我會殺一兩個人,讓他們知道怠慢我闖下的大禍。’還經常說:‘皇帝厭惡我側室多,庶子多,高緯、陳叔寶豈是庶子嗎!”曾經令師姥占卜吉兇,對臣說:‘皇帝忌日在十八年,他死期快到了。’”皇上泫然說:“誰不是父母所生,怎么到這種地步!朕近來閱覽《齊書》,見高歡放縱他的兒子,不勝忿憤,我怎么能效仿他!”于是軟禁楊勇及他的兒子們,又布置逮捕他的黨羽。楊素舞文弄墨,扭曲編造,興起大獄。
過了幾天,有司按楊素的授意,上奏彈劾元旻經常曲意侍奉楊勇,巴結依附,在仁壽宮,楊勇派他的親信裴弘送信給元旻,信封上寫著:“不要讓人看見”。皇上說:“朕在仁壽宮,有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東宮都必定知曉,比驛馬傳遞還快,我覺得奇怪已經很長時間了,難道是他嗎!”派武士就在禁軍行列中,逮捕元旻。右衛大將軍元胄當時正要下班,卻不走,遂上奏說:“臣之前不下班,就是為了防備元旻。”皇上將元旻及裴弘投入監獄。
之前,楊勇看見老枯槐,問:“這東西有什么用?”有人回答說:“古槐尤其適合用來取火。”當時衛士都佩有火燧,楊勇命工匠制造數千枚,準備用以分賜左右。至此,在倉庫中被查獲。又,藥藏局貯藏艾草數斛,也被發現,皇帝大為奇怪,問姬威,姬威說:“太子此意別有所在,陛下在仁壽宮,太子常養馬一千匹,說:‘徑往守住城門,自然餓死。’”楊素以姬威的話詰問楊勇,楊勇不服,說:“我聽聞陛下有馬數萬匹,我身為太子,有馬一千匹,怎么算是要造反呢!”楊素又抄出東宮服裝器玩,凡是裝飾雕刻過的,全部陳列于殿庭,展示給文武群官,為太子之罪。皇上及皇后頻繁遣使責問楊勇,楊勇不服。
冬,十月九日,皇上派人召楊勇,楊勇看見使者,驚道:“難道是要殺我嗎?”皇上身穿軍服,集結禁軍,登武德殿,集百官立于東面,諸皇親立于西面,引楊勇及諸子列于殿庭,命內史侍郎薛道衡宣詔,廢楊勇及其兒子、女兒為王、公主者,并為庶人。楊勇再拜說:“臣當伏尸都市,為將來鑒戒;幸蒙哀憐,得全性命!”言畢,泣下流襟,既而叩頭而去,左右莫不默然哀傷。長寧王楊儼(楊勇長子)上表乞請為禁軍衛士,辭情哀切;皇上覽之悲惻。楊素進言說:“希望圣心如同于砍下被毒蛇咬過的手臂,不要再放心上。”
十月十三日,下詔:“元旻、唐令則及太子家令鄒文騰、左衛率司馬夏侯福、典膳監元淹、前吏部侍郎蕭子寶、前主璽下士何竦全部處斬,妻妾子孫都沒入官府為奴。車騎將軍榆林人閻毘、東郡公崔君綽、游騎尉沈福寶、瀛州術士章仇太翼,特免死,各杖打一百棍,本人及妻子兒女、資財、田宅全部沒收。副作大匠高龍叉、率更令晉文建、通直散騎侍郎元衡皆處以自盡。”于是集群官于廣陽門外,宣詔處刑。將楊勇轉移到內史省,按五品官員待遇給予糧食。賞賜楊素綢緞三千匹,元胄、楊約各一千匹,酬報他們查辦楊勇的功勞。
文林郎楊孝政上書進諫說:“皇太子為小人所誤,宜加訓誨,不宜廢黜。”皇上怒,捶打他的前胸。
當初,云昭訓的父親云定興,出入東宮,毫無節制,數次進獻奇服異器以取悅諂媚;左庶子裴政屢次進諫,楊勇不聽。裴政對云定興說:“你的所做所為,不合法度。又,元妃暴薨,路上謠言紛紛,這對于太子,不是好名聲。你應該自己引退,不然,將要大禍臨頭。”云定興把這話告訴楊勇,楊勇更加疏遠裴政,由是外放為襄州總管。唐令則為楊勇所狎昵,常命他到內宮教姬妾彈琴唱歌,右庶子劉行本責備他說:“庶子當輔太子以正道,豈能取媚于房帷之間!”唐令則非常羞愧,但是又不能改正。當時沛國人劉臻、平原人明克讓、魏郡人陸爽,都以文學才能為楊勇所親近;劉行本恨他們不能勸導楊勇,總是說他們:“你們這些人只知道讀死書吧!”夏侯福曾經于閣內與楊勇游戲,夏侯福大笑,外面都能聽到。劉行本聽聞,等他出來,數落他說:“殿下寬容,給你臉面。你是什么人,敢如此褻慢!”然后把他交付給執法人員懲治。過了幾天,楊勇為夏侯福求情,才釋放他。楊勇曾經得到一匹良馬,想要請劉行本騎乘觀賞,劉行本正色說:“皇上讓臣做太子宮庶子,是要讓臣輔導殿下,不是為殿下作弄臣。”楊勇慚愧而止。等到楊勇失敗,二人已經去世,皇上嘆息說:“如果裴政、劉行本還在,楊勇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楊勇曾經宴請宮臣,唐令則自彈琵琶,歌《娬媚娘》。洗馬李綱起身報告楊勇說:“唐令則身為宮卿,職責是輔佐太子;卻在大廳廣座之中自比倡優,進淫聲,穢視聽。事情如果被皇上知道,唐令則罪在不測,豈不是也連累了殿下嗎!臣請速治其罪!”楊勇說:“我自己找點樂子罷了,你不要多事!”李綱于是起身離開。等到楊勇被廢,皇上召東宮官屬切責,都惶懼不敢回應。唯獨李綱說:“廢立大事,當今文武大臣都知道不可以,卻沒人肯發言,臣何敢畏死,不為陛下陳述實情嗎!太子的性情,本是中等人才,可與為善,也可與為惡。如果陛下能擇正人來輔導他,足以嗣守鴻基。如今卻以唐令則為左庶子,鄒文騰為家令,二人只知道以弦歌鷹犬來娛悅太子,怎么能不到這個地步呢!此乃陛下之過,不是太子之罪。”然后伏地流涕嗚咽。皇上慘然良久,說:“李綱責備我,并非無理,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也選擇了你做宮臣,但是楊勇并不親任你,所以,就算我選對了人,又有什么用!”李綱回答:“臣之所以不被親任,是因為奸臣在側。陛下如果斬了唐令則、鄒文騰,更選賢才以輔太子,怎么知道臣一定會被疏遠拋棄呢!自古廢立冢嫡,很少有不傾危的,希望陛下深留圣思,不要以后后悔。”皇上不悅,罷朝,左右都嚇得兩腿打顫。正巧尚書右丞空缺,有司請指示人選,皇上指著李綱說:“這就是最好的右丞!”即刻任用。
華杉曰:
太子被廢,原因簡單的說就是家庭矛盾,具體說是婆媳關系。獨孤皇后是婆婆,楊堅又是個妻管嚴,大隋王朝此時的政治,就是個“婆媳政治”。獨孤皇后喜歡元妃,厭惡阿云,而元妃暴斃,阿云得意,所以連帶遷怒于太子,非把他拿下不可。皇帝和皇后的意思有了,下面的野心家們就無所不用其極,姬威說太子那些話,全是投槍、匕首、炮彈,如果不是拿準了這是楊堅想聽的,他怎么敢說!楊堅聽了,泫然說:“誰不是父母所生,怎么到這種地步!”他怎么就沒想一想,楊勇真說過這些話嗎?他有那么傻嗎?只是楊堅自己希望把楊勇說得十惡不赦,讓自己理直氣壯廢黜他,沒有心理負擔罷了。
李綱說,太子是中人資質,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這話只對了前一句。太子確實是中人資質。但是,在那無限權力的高位,只有圣人才能為善,中人一定會滑向惡。這就是為什么中國需要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