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本名楊戩,是為天庭第一戰將,也稱二郎顯圣真君,但這些都不重要,在這要說的是二郎神這個性情中人的故事。
楊戩其實算是一個混血,怎么說混血呢,就是因為他的母親是玉皇大帝的妹妹,名稱為瑤姬仙子,這個瑤姬仙子作為從小應有盡有的官二代,她對生活的要求也還是蠻特別的,享受膩了天庭的生活,就想下凡去看一看凡人的生活,可是誰成想,一個不小心愛上了一位姓楊的書生,他叫楊天佑,也就是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吧,在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巨大時差里,瑤姬和楊天佑的愛情被放肆發酵,就這樣,有了楊昭,楊戩和妹妹楊嬋。
其實說來楊戩也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生活,那時侯他們一家五口住在桃山腳下的一間小木屋里面,每天男耕女織,洗衣做飯,因為楊天佑是書生,這樣以來楊戩都不用去私塾,生活也倒是平靜。
不過那個年齡段的孩子都一樣,楊戩認識了一位小姑娘,她叫桃兒,她的名字就和這座山是一樣的,楊戩經常跑到山的另一頭找她玩,桃兒的家里養著一只狗,只要桃兒聽到外面的狗叫就知道楊戩來了。
楊戩每一次來都會順路在桃山摘一些桃兒最喜歡吃的果子,然后兩個人坐在院子里,一邊談論著有的沒的,一邊吃著楊戩的愛心果子,也倒是蠻幸福的。
但事總不由人,紙也總是包不住火的,瑤姬和楊天佑的事情還是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真的是氣的夠嗆,那九龍金椅都要被捏爛了,胡子被氣的到處亂飛,這種仙和人結合的事情簡直是丟死了玉皇大帝的面子,直接叫眾神去開了桃山,把瑤姬關了進去,楊天佑就直接被抓了過來,若不是太白金星這個和事佬中間勸諫的話估計早被抽了魂魄扔到地獄了。
當然,楊戩和哥哥妹妹都被瑤姬法力護送離開了,楊戩小小的心里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打擊,心里也埋下了復仇的種子,一天,楊戩偷偷的回到桃山,又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
汪汪的幾聲狗叫,小木門嘎吱的開了,開門的還是滿臉微笑的桃兒,楊戩說,我要走了,桃兒愣住了,她沒想到今天是這樣一個開場,楊戩和桃兒把整件事情都說了,桃兒掩飾不了滿臉的震驚。那天他們一起坐了很久,聊了很久,但是相視無話更久。
那你還回來嗎,桃兒問他,楊戩看著桃兒,低著頭,輕輕的搖了搖頭,我不知道。桃兒不再問他,長長得出了一口氣,語氣一下子變的輕松了很多,你走吧,回來的時候記得給我帶點外面的果子嘗嘗。楊戩不知道說什么,用手輕輕地碰了一下桃兒得手,好像做記號一樣。
楊戩走了,桃兒看著他完全消失了影,自己才低下頭,一滴滴淚砸在面前的沙礫里,喃喃道,我等你。
楊戩一路千辛萬苦最終找到玉鼎真人,這個玉鼎真人乃是昆侖十二上仙之一,一眼看破楊戩仙凡和一的體質,嘴上說著官方的官話,心里早就樂開花了。
毫無意外,楊戩成了玉鼎真人的得意徒弟,楊戩從小聰慧,領悟力又強,加上玉鼎真人傾囊相授,楊戩在幾年里基本上已經脫胎換骨,因為楊戩仙凡合一的特殊體質,玉鼎真人在他頭上點了一道朱砂。
楊戩不明白,就去問。玉鼎真人說,這是你的天眼,天眼生之于自身,長之于自身,只有自己真正想要的時候,天眼才會打開。
楊戩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對他來說,現在的本事或許已經足夠回去救母親,和保護那個她了。
臨走時玉鼎真人賜予楊戩陪伴一生的兵器,三尖兩刃戟,還給了楊戩一條魂魄,他說,不到極限,萬不可用。
楊戩也算是命中貴人無數,他受到高人指點借到了當初大禹用的開山斧,加上一身變化莫測的本事,基本上一路高歌,直接劈開了桃山,救出了瑤姬,玉皇大帝見狀趕忙派出天庭所有戰力一起出動,但很明顯還是干不過楊戩,這時候作為神仙就有點不地道了,玉皇大帝知道桃山的另一頭住著楊戩的竹馬桃兒,直接派人把她綁了過來。
楊戩一手持開山斧,一手持三尖兩刃戟,一人傲立在空中,威風凜凜,一人面對百萬天兵,毫無懼色。
只是楊戩萬萬沒想到,對面黑壓壓的人群里居然出現了熟悉的面孔。誰都沒想到,這居然是他們再次見面的方式。
看到了桃兒,楊戩堅定的心一下子就被吊了起來,聽著對方的喊話,看著被禁錮的桃兒,楊戩扔掉了手里的兵器,兩件兵器摔在地上發出兩聲巨響,將這方天地砸出了裂痕。
你們要怎樣,楊戩問到,口氣里帶著別樣的憤怒。帶頭的天兵直接出陣,一副困仙繩將楊戩困得死死的,楊戩沒有反抗,眼睛一直盯著被困住的桃兒。
看著楊戩被擒,桃兒已經亂了方寸,兩只眼睛的眼淚像那兩件兵器一樣跌落在地上,突然,桃兒的眼神瞬間變得堅毅無比。楊戩看到了桃兒的眼神,一時間好像定住了一切,兩個人就相望著,一瞬間,桃兒的眼神變得溫柔如水,嘴唇動了幾下,楊戩看到了,讀懂了那句話,就在下一秒,桃兒一頭撞向旁邊天兵的神兵之上,一瞬間魂飛魄散,這方天地間所有人都愣住了,楊戩的眼睛瞪的快要裂開了,腦子里回想的全是桃兒的最后那句話,再見。
剎那間,楊戩一身法力爆體而出,渾身怒氣有型,直接崩斷了圍困的困仙繩,一聲怒吼響徹天地,一頭長發在風中亂舞,憤怒暴戾充斥著血脈,楊戩周身泛紅,青筋爆起,頭頂的朱砂印都被漲到裂開,出現了一顆豎眼,閃著狂爆的光。地上的兩件兵器猛的沖天而起,飛回楊戩手中,楊戩就這么站在空中,三只眼冷冷的掃著在場的所有人,就像看著一個個受屠的羔羊。
那一天,這方天地被崩裂,百萬天兵被一人打的潰不成軍,楊戩殺紅了眼,對于一個碎了心的人,從不去想后果,楊戩一路直接殺到金鸞寶殿,一把開山斧砸碎了寶殿大門,一把三尖兩刃戟徑直駕到了玉皇大帝的脖子上,連玉皇大帝的龍須都被刮掉了。
告訴我為什么,楊戩手持三尖兩刃戟,冰冷的問到。玉皇大帝被嚇得魂兒都沒了,那還有時間去解釋為什么,還是一旁的太白金星揮著他的拂塵趕忙喊道,他是你舅舅,是你舅舅啊。楊戩一下子意識到了這層關系,手里的戟松了下來,玉皇大帝一看這個有戲,頭和小雞啄米一樣點著,嘴里不停的說,我是你舅舅。
楊戩不是傻子,但是也不會輕易被忽悠,手里的戟雖然松了,但還沒放下,一旁的太白金星趕忙勸解,給著楊戩各種好處,也說好了免了瑤姬的罪過,同意瑤姬仙凡的生活,還答應給楊戩一個神位,給楊戩封地,一邊的玉皇大帝不停點著頭。
楊戩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兄妹,手里的戟還是放下了,向后退了兩步,說,我要兩個條件。
第一,我要桃山給我當封地,任何神不可亂闖,第二,我可以接受神位,但我只聽調不聽宣。
一看楊戩同意了,提的要求也相對不算過分,太白趕忙示意玉皇大帝,事情就這么定了。
楊戩再沒有其他的事情,收起兵器翻身下凡,看著被劈為兩半的桃山,就像他碎成兩半的心。楊戩再次回到山另一邊那間小木屋,熟悉的狗叫再次響起,可是那扇門,卻再也開不了了,楊戩拿出玉鼎真人給的那道魂,把魂打到那條狗的身體里,那狗瞬間升華成神,就在那狗成神的一刻,一聲犬嘯沖破天際,剛坐好的玉皇大帝嚇的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楊戩看了一眼那條狗,說道,她不在了,以后你就跟在我身邊,你就叫嘯天犬。
楊戩就在桃山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住在小木屋里,享受著春夏秋冬的變化,他最喜歡的,還是去山里摘些果子來吃,這或許是對她最大的懷念了吧。
后來玉皇大帝作為一個領導者為了磨一磨楊戩的脾氣,派楊戩去做一個背山逐日的任務,楊戩答應了,身負重山,沒有能力再去飛行,一步一步的追著遙遠的太陽,終于到了西海之邊,還是沒忍住昏倒了下去,當楊戩再醒來的時候,自己已經躺在了一張白玉溫床之上,周邊的布置如夢如幻。
你醒了,簾子掀開,走出來一名女子,雙眼丹鳳,走路輕巧,長相脫俗,只是額頭長著一對龍角。我是西海三公主敖寸心。
這段日子里,寸心對楊戩的照顧無微不至,楊戩似乎從寸心的身上看到了一絲桃兒的影子,但總是在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就被楊戩扼殺了。
因楊戩身負玉皇大帝的任務,所以不得不繼續上路,寸心提出自己要跟著楊戩一起上路,但楊戩一口否決了,一個人久了,就習慣了,楊戩走了,只留存心一個在西海岸邊默默地看著。
楊戩負山一路奔走,每當自己渴的難耐的時候天空總會下起雨來,就這樣,一路到頭楊戩終于追到了太陽,完成了任務,回去的路上楊戩遇到一個老僧,兩人只是碰巧在一破屋過夜。
老僧問道,施主這一生可曾有過悔事,楊戩望著夜空,腦子里出現一個模糊的身影,楊戩知道那是桃兒,可是怎么都捕捉不到她的樣子。楊戩點點頭,老僧微微一笑,說道,施主是否看不清那悔事。楊戩被老僧的問題擊中了心神,開始用心聽著老僧說話,老僧雙手合十,施主是于情于心之人,心里橫著一道難以越過的溝,但施主有心,只要有心,有怎會有愧?
只要有心,又怎會有愧?
等到楊戩醒悟的時候,天已經亮了,老僧也消失不見了。楊戩長出了一口氣,趕回了西海,見到了寸心,楊戩說,謝謝,寸心問,為什么這么說。楊戩說,我知道那些雨都是你下的,寸心沒說話,她只是心疼他。
那天楊戩和寸心聊了很久,聊了父母,聊了桃兒,聊了天庭,甚至聊了老僧,楊戩說,寸心聽,聽著聽著,寸心就流出了眼淚,她甚至無法想象楊戩受了怎樣的痛苦。
后來寸心就一直留在楊戩身邊照顧他,從心里不想讓楊戩再受到傷害。
百年時間匆匆而過,人間輪回不復,楊戩就和寸心安靜的生活在自己那方寸之地。
又過百年,突一天兵下界而來,說是一只猴子打上了天庭,宣兆楊戩上去幫忙,楊戩看著天,天上泛著一道道金光,楊戩忽然想到了自己,這只猴子,就像以前的自己。楊戩擺了擺手,這猴子自會有人降服,楊戩趕走了天兵,獨自坐在門口,這場景,如故。
后來天界請了楊戩多次,楊戩終究出戰,與孫悟空相見,楊戩問到,為何這般,孫悟空答,天界不公,欺我辱我。楊戩三尖兩刃戟一閃而出:你我本命同道,我不愿與你結怨,你的緣,在之后,今天我們只來戰個痛快。
楊戩說罷提戟便上,與孫悟空纏斗在一起,諸天神仙都無法看到詳情,其實不過半刻,勝負難分。楊戩就已收起兵器,孫悟空問,為何,楊戩答,你和我很像。之后孫悟空與楊戩一齊到了花果山,喝酒食果,好不痛快,最后楊戩說,只要有心,就不會有愧。
孫悟空懂了,就這樣,孫悟空被抓,那又何干,本遇到一個相似的人就不易。楊戩又回到了那間小屋,他知道孫悟空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也和以前的他一樣,不闖個天翻地覆,就是有愧。
又是五百年,楊戩一次出游看到一位僧彌被虎圍困,楊戩便化身一位獵戶,將虎打死,救了僧彌一命,僧彌連連道謝想邀楊戩同行,楊戩笑道,我來還上一世的緣,你等的人在前方。
做完這一切,楊戩一直跟在唐僧的后面,直到他收了孫悟空,才默默離開。
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楊戩都傾盡了一生,他想做的,不過是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