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文綜所有題目(包括選擇題)命題的基本結構:一般都是由材料和問題組成。
命題結構
(1)材料:涉及歷史知識或熱點知識的文字材料或圖表材料
(2)問題:主要有五大類
a.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
b.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
c.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概述、說明、指出···
d.對比兩則(或兩則以上)材料說明、指出異同點(或各自特點)···
e.簡述···的啟示
答案類型
1、據答案來源分:
(1)來源于材料的答案:指從指定材料中概括、歸納或摘錄的答案。
(2)來源于課本的答案:指出自課本的原話、某種觀點、認識或看法等;
(3)來源于自己組織的答案:多指根據相關歷史知識自己歸納答案。
2、據答案形式分:
(1)列舉型:如:從指定材料中概括、歸納或摘錄的答案;寫出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等。
(2)簡述型:對答案要進行簡單論述。
選擇題解題技巧
由于文綜命題所給的信息量大,那么做題過程就非常依賴題目信息的提示,特別是選擇題,文綜選擇題的答題原則只需簡化為:題目暗示及選項暗示原則。
在處理文綜選擇題方面,我們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讀題、找相關信息、轉化題目信息,就可以選出答案。即讀、找、轉、選。
文綜選擇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或解題的基礎,審題一旦出錯,則整個解題都毫無意義。
審題分為2步
第一步是讀材料,建議帶著問題去讀,可泛讀或瀏覽,也可精讀。
第二步是審問題,審問題要注意三個方面:首先要審中心詞,即答什么;其次要審限定詞,主要指時間和空間等限定詞;再次要審分值,正如量體裁衣,我們答題也要根據分值寫要點。
尋找相關信息是解題的關鍵,也就是尋找題目的暗示點。尤其是解答“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或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
概述、說明、指出……等問題時,帶著問題在材料中找信息顯得特別重要。找信息主要指通過閱讀材料找出與問題相關的信息。
但針對不同問題要區(qū)別對待,如:解答“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時,有時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處、人物、言論等;解答“對比兩則(或兩則以上)材料說明、指出異同點(或各自特點)······”問題時,要找出不同材料的異同點或變化。
在信息轉換上,思維轉換也是解題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文綜解題過程中所涉及的思維轉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政史地不同學科之間的思維轉換;二是同一學科中縱向和橫向知識的思維轉換。
剩下的是如何選,如果你知道文綜選擇題的命題方式,那么就能輕松的解答,那是因為:
1.每道選擇題只有一個立意,即一個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試題后應認真閱讀,并很快歸納出中心思想,最后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出立意。然后再看設問,就能很快找出答案。
2.題目幾乎都有明顯的暗示信息。一般情況下,每道選擇題的關鍵詞大多在題干的最后一句話中,如“范圍關鍵詞”:經濟學道理······、哲學道理······等;“內容關鍵詞”: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詞關鍵詞”:根本······、主要······等;“動詞關鍵詞”:表明······、說明······、體現······等。立意和關鍵詞相結合的方法對做難度稍大的題目有較大的幫助。
3.選項之間的對比可以幫助做題。高考題中有一部分是難度大的題目,甚至有些設置考生一時也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可以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去掉,然后進一步縮小范圍。
4.文綜選擇題非常容易猜測。特別是難題,如果這些題大多數人都不會,每一個人都有猜測得分的機遇。
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確認的干擾項,一般比較容易排除兩個,其余兩項肯定有一個是正確答案,而我們只要看哪個選項和題目表述的內容更加契合,就有非常高的概率選對。
近幾年的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的題型、題量比較穩(wěn)定,同一學科內題目基本上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的,有利于考生順利作答。
高考理綜選擇題的突破方略
方法1:直接判斷法
根據所學的概念、規(guī)律等直接判斷,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基本不需要推理的常識性試題,這些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對識記內容的記憶和理解程度。
方法2:特殊賦值法
試題選項有不同的計算結果,需要考生對結果的正確性進行判斷。有些試題如果考生采用全程計算的方法會發(fā)現計算過程煩瑣,甚至有些試題超出運算能力所及的范圍,這時可采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進行判斷。
方法3:特例反駁法
特例反駁法是在解選擇題時,當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極強的選項時,直接運用教材中有關概念往往難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特例或列舉反面特例進行反駁,逐一消除干擾項,從而快速獲取正確答案的一種方法。
方法4:選項分組法
有一類選擇題,可以通過合理想象,巧妙分組進行解答。這類選擇題的題干中有“分別”“依次”等強調順序的詞語出現。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斷的敘述項,并把它們的位置固定,再與供選項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答案。這種解法既可避免多選、漏選,又能提高答題速度。
方法5:巧用推論法
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了大量的推論,這些推論在計算題中一般不可直接應用,但運用其解答選擇題時優(yōu)勢就顯而易見了,可大大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方法6:篩選法
篩選法是根據已經掌握的概念、原理、規(guī)律,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通過尋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確的選項),將其逐一排除,從而獲得正確答案的一種方法。
方法7:比較分析法
如果涉及一個圖像,可以對圖像從上到下、從外到內仔細觀察。如果涉及幾個圖像,可以分別比較不同條件下的相似處和相同條件下的不同處。比較分析法是確定事物之間同異關系的一種思維過程和方法。
方法8:等效思維法
等效思維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關系不變的前提下,對復雜的研究對象、背景條件、過程進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組、變換或替代,使它們轉換為我們所熟知的、更簡單的理想化模型,從而達到簡化問題的目的。
方法9:信息特征法
信息特征法是根據試題提供的各種信息特征(如結構特征、位置特征、性質特征、組成特征、現象特征、數值特征等),進行大跨度、粗線條的分析,推理或聯想的一種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實質,融會貫通,快速求解。
方法10:計算推理法
計算法是根據命題給出的數據,運用公式推導或計算其結果并與備選選項對照,作出正確的選擇,這種方法多用于涉及的量較多,難度較大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