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選擇做產品經理的話,一定要學會如何跟設計獅溝通,否則這職場的日子將不太平,爭吵絕對少不了。
就在這幾天發生的事情,每天都要花2個小時和設計師吵架,吵到半個公司都知道。如果吵一架能夠讓彼此達成共識、工作順利推進還好,就是白花了這個時間段耽誤了工作不說,她還不知道她有問題,眼看工作任務遲遲沒達成,無限期地要修改作品,這對于需要把控項目進度的產品經理哪能受得了?可設計師一直在強調自己很用心地設計,這個顏色和風格很高端,而我覺得不適合,這設計無法體現產品的內涵,工作協作間彼此最怕是不能達成共識,而且雙方不妥協,就像交集的繩子打上死結,進退兩難……
于是我開始反思,整個爭吵的發生過程,產生爭吵的原因是哪里出現思維沖突了?為什么溝通如此低效?理解是基于同理心,那么我嘗試站在各自的思維邏輯,跳出來分析產生分歧的原因。
本文剖析的邏輯將站在3個維度:
你了解設計師這個職業嗎?如何與你的設計師進行有效溝通?
團隊角色中,作為產品經理的你要飾演哪一個角色?
作為產品經理,我想對設計師說什么?
一、你了解設計師這個職業嗎?如何和你的設計師有效溝通?
我曾經與導演、設計師等這類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長時間打交道,他們有才華、有見地、熱愛生活,由于經常要創作不同行業的作品,因此也要涉略不同領域的知識,所以在生活中你與這類人交朋友,永遠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但這類人其實大部分都有個通病,那就是追求藝術的爛漫卻不懂得自我時間管理!
這其實與藝術創作的工作屬性有關,在KPI考核中,我們很難去量化標準,它不像業績指標那么明確,一般只能描述屬性,最后定稿質量就根據上級滿意度和客戶滿意度去考量,而往往爭吵的沖突點便在于作品質量!Ta覺得很滿意了,把付出了很多心血的成果給你看后,你卻覺得不好看,讓Ta重新做,也許Ta接受了,但是心里就在這一次不通過也開始積攢不滿、不服的情緒。
再有,其實設計師都有不同擅長的領域,比如有些設計師對產品的品牌VI非常有經驗,所以對logo設計、產品UI的色彩搭配等定位是有非常精準的判斷,顯然,這種老手是有對不同行業在色彩定位的認識上有自己的思考和累積的。又或者是網站UI設計,有的擅長于公司門戶網站,而有的擅長電商站點或sns站點,所以找合作的設計師,多了解下Ta過去的設計從業經驗、看設計作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從效益合作最大化上,找對人便做對事,節省不少時間。
有了對設計師這層基礎認識后,也許對我們與他們在工作上的溝通,能節省時間,加快決策。那么具體有哪些溝通技巧呢?
1、你得培養自己正確的審美觀,最好能懂得色系原理和繪圖技巧。
有很多專業人士,包括設計、運營、編程等,都會覺得自己比非行內的人士牛。比如,設計師會莫名其妙的有種優越感,覺得自己積攢了多年的繪圖基礎、設計構圖經驗,經常接觸行業設計作品,所以自個兒在這方面肯定比一般人牛,一般人覺得好看的事物對他們而言就是“俗”(我現在合作的設計師就是這樣,她總是覺得自己采用的色系都是很高端的- _ -)……但你卻不認同他,怎么辦?
首先表明堅定的立場。如果你有審美觀,內心便會非常篤定自己的感覺是正確,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投向市場用戶也不會喜歡。而這UI設計恰恰又決定產品的形象外觀,非常重要,因為有時候用戶覺得產品不美觀連用也不想用了。然后可以嘗試進入ta的專業語境去跟ta交流,比如構圖是否大方、簡潔?色系是否符合產品調性,給人感覺是冷淡還是積極向上的?這樣設計的意義在哪?傳遞出產品的文化內涵了嗎?給ta一個闡述設計思路的機會,如果你不認同ta的觀點,但又說服不了她,這時多問問身邊人的感受,如果多數人都覺得有問題,那便證明你是對的,這樣做勝過兩人無意義的爭吵!
2、嘗試闡述設計作品的使用場景、面向對象,以及看似無關的業務流程。
設計師的工作是需要靈感,如果ta對這項事物有自己的見解,那是最好的。但往往接到任務時候,他們腦海是模糊狀態。你可以嘗試引導,闡述下產品的使用場景,商務的、休閑的、專業的,還有面向人群是年輕人、老人還是小孩,怎么用?需要起到一個怎樣的效果?總之,信息越具象化,ta們的認識越多,設計方向感便越強。而且在你和ta的溝通過程中,ta會產生同理心,去為多方立場考慮。
3、你的設計師也要有正確的項目時間觀。
正如剛剛所說的,設計工作的偉大之處是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形象化”,讓用戶看了就產生不同的情、欲效應,達到商業目的。而這種工作的屬性常常含有揣摩、探索的過程,因此,我想說的是,當產品經理給了一個方向后,設計師的施展空間還是在一個領域而不是一個明確的點。產品經理在傳遞任務時,提前說明這項任務的緊急程度、優先級以及deadline,稱職的設計師則要在最遲交稿時間提前3天提交初稿,預留這3天以防需要修改。這種時間觀要在工作交流中,多次暗示、滲透,避免無休止地修改,打疲勞仗。
二、團隊角色中,作為產品經理,你要飾演哪一個角色?
在現代職場上,其實每個人都有2個身份:一個是他的工作職能,另外一個是他的團隊角色。如果在一個部門中,如果你只遵循崗位職責卻沒有自己的團隊角色,那你就像是舞臺上一個無足輕重的布景,如小樹、小花或石頭。
什么是團隊角色?你可以理解為:個體在群體內的行為、貢獻以及人際互動的傾向性??梢砸砸粡垐D來理解:
所以,就像法律條文一樣,規章制度是你在公司任職時候所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但是沒有明確表述的,也是你應聘面試時,面試官需要通過觀察、面談才能考察出的氣質、行事作風、才干等,這就是角色。
講求職能只是個體的立身之本,而發揮角色效應才是團隊合作中把事情干得漂亮重要因素。就像踢足球,進攻時,無論是中鋒、后衛、前鋒,都有可能需要傳球配合,都有可能射門。這是發揮角色而不是職能。但是防守時候,所有球員就會各就各位,回到自己規定的那個位置,不允許任何人經過自己的區域,這時候更多發揮是堅守職能。
所以你發現了嗎?越是在進攻、不確定性多的場景中,角色之間的默契度更加重要!產品研發團隊也是一樣的。
根據劍橋大學的一位博士的研究理論,他把團隊角色分為以下9種:
智多星,給團隊帶來新想法的人;
審議員,他會不斷地評估智多星的想法;
協調者,挖掘發展團隊成員的才能;
執行者,完美地推進工作進程;
完成者,一切都力求完美;
外交家,總是能搞清楚團隊內部的局面和外部需求;
鞭策者,能夠讓團隊充滿了動力;
凝聚者,可以創造良好的氛圍,并且加強團隊內部溝通;
專業人士,致力于自己擅長的工作領域。
作為產品經理的你,應該在團隊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在我看來,可能是全部。難怪產品經理經常被說成是“公司未來的ceo”!結合團隊溝通這個問題,我想說,工作上的產品經理不要以職能去定位自己,而更應該發揮角色效應,發揮人格魅力,像火花一樣,基于對現有市場、技術的認識,去與團隊溝通,分享自己遠大的產品愿景,鼓勵團隊大膽追求創新方案;同時又能提出合理、成功的產品目標、開發時間進程,盡管期間有臨時調整,大家也都欣然接受,步步為營,對全局有著完整的把握,而團隊成員一直保持著良好感覺,在愉悅氛圍里積極地開展工作。
三、作為產品經理,我想對設計師說什么?
當一個家庭有新生命的到來時,父母在孕育過程中都有著對孩子的各種期盼,希望他未來長什么樣,具備什么品質、才能,而產品經理也是一樣的。
我的設計師過去常常會這樣問我:你喜歡什么風格、顏色?
在我看來,這個問法本來就是錯誤的。重點不在于產品經理喜不喜歡,而在于適不適合,適不適合用戶的核心需求。盡管我累積了多年的品牌運營經驗,但是我還是不會直接說,應該用什么顏色、哪樣風格的排版,因為這樣會大大降低設計師的創作自由度(雖然某些人喜歡直接點,但是往往這種人就是抱著交差的心理)。和產品經理一樣,把產品當做自家孩子,用心思考產品的定位,設計將會融入設計師個性化的思考和見解,產品也便開始有了魂!
再有,設計師如果能主動向產品經理講述設計進度、產生這個設計想法的原因、為什么遲遲沒有定稿,這會讓產品經理安心很多,覺得設計版塊進度一直都在自己的認知把控中。產品經理因此會覺得這位設計師非常靠!譜!讓產品經理既省心又放心地交給他去完成。
(Ps:文章開頭的爭吵沖突就在今天下午進行了電話溝通后,順利解決。溝通爭吵產生的癥結點不在于溝通技巧,而在于,這位設計師其實不擅長這個產品的設計類型,如果硬讓她做好,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不如換擅長的設計師或讓其他項目的設計師協助,而以后找她依然做她最擅長的,這樣其實更能使公司人才能力效應發揮極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