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這兩個字拆開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獸,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味十足。 夏日的傍晚,你看著空中嗡嗡飛舞的飛蟲,不遠處的狗搖著尾巴穿巷而過,你手中拿著吃剩下的半塊西瓜,忽然覺得好像過了半輩子,又好像只過了半分鐘。
——摘自網絡
《天使艾米莉》,治愈我內心孤獨的小偏方。沒有宏大的敘事場面,沒有撕心裂肺的愛情,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甚至,對于愛好秩序的人而言,連畫面也談不上美的。但獨獨是導演對生活的細膩表現,對瑣事的有趣表達,對怪癖的無限包容,讓我對它情有獨鐘。
相較愛情,孤獨才是貫穿始終的基調。熱鬧是相對的,只有孤獨才是永恒的。孤獨是宿命,而交集只是偶然。故事里有常年寡居不喜交際的父親,有罹患疾病而困于家中的玻璃老人,有與女兒疏離多年的前房客,還有雙目失明的陌生老人。這些人里有親人,鄰居,陌生人,他們之間并無交集,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孤獨。而將他們串聯成故事的,是同樣孤獨的艾米莉。
怪癖。孤獨的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無傷大雅的小怪癖。比如喜歡不厭其煩的給皮鞋清潔打蠟,把手插到豆子里那種爽滑的觸感,收集適合打水漂的石子,在月桂樹葉上打孔,搜揀被撕碎丟棄的大頭貼、一年臨摹一幅雷諾阿的《游艇上的午餐》、吃雞從盆骨上那一塊肉開始吃,等等。這些聽起來有些怪異的小癖好,或許也是你和我的小秘密。然而都是我們為了對抗孤獨的吞噬將自己馴化的。“生活就是充滿了不如意,每個人有安撫自己心緒的法子?!碑敼陋殎砼R時,讓我們能有所依靠,能夠過得好一點,從容一點。
自我。小時候的艾米莉因為子虛烏有的心臟病而不用去學校。接觸不到其他孩子,夾在母親的焦躁不安與父親的冷若冰霜中,艾米莉只能躲在自己的異想世界里,這是孤獨中的艾米莉,唯一安全舒適放松的所在。孤獨的人易生幻想,容易在幻想的國度過多的流連,而對現實世界則缺乏常識和判斷力。 小時候的艾米莉幻想做唱片就是攤烙餅,昏迷的鄰居太太是為了余生不再睡覺。在尼諾遺失的相冊里多次發現同一張臉,于是幻化出一個擔心自己被世人遺忘的死人跑遍全城自動照相機,留下面無表情的大頭貼證件照,提醒活著的人記住他的樣子?;孟氩AЮ先斯P下端水杯的女孩,之所以神情游離,是因為她忙于幫助他人分身乏術,所以沒空和在場的人交朋友。孤獨的人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對抗孤獨。
暖心。發現記憶盒子的艾米莉決定找到盒子的主人,如果他被感動到,孤獨的艾米莉就決心參與到別人的生活中。當布雷圖多發現小時候珍藏的盒子,回首童年往事,只剩下這一個生銹的鐵盒子,于是決定去找回已經幾年沒有說話的女兒的親情,去看望久未見面的孫子,那一刻,艾米莉內心無比充盈,一種情懷席卷全身,生活于她,變得如此簡單透徹,一股愛的沖動,如同幫助全人類的渴望瞬間將她淹沒。既然自己很寂寞,為什么不能幫助別人獲得快樂。撬走小矮人,委托空姐將小矮人周游世界的照片寄個父親,企圖為父親沉悶的生活送去一縷清風,鼓勵他重拾周游世界的夢想。偷走女房東收藏的劈腿亡夫寫給她的情書,拼湊成一封寄了二十年的遲到的懺悔書,解脫了女房東的執念。將失意作家的詩寫在他每天的必經之路上,當他路過時,看到自己的作品是有人關注的,也就重新振奮了起來。
在艾米莉的幫助下,這些孤獨的人都從孤獨中突圍,而暗戀連尼諾的艾米莉依舊孤獨,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聯系的艾米莉在愛情面前畏畏縮縮、患得患失,這段捉迷藏的暗戀幾乎要無疾而終。玻璃畫家說,愛情就像環法自行車賽,一旦錯過,就無法回頭。
影片結尾,艾米莉一開門,尼諾站在門口,法國人的浪漫。愛情真的可以治愈孤獨,嗎?
以上。
from ?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