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最近兩三年異常火爆,尤其是很多人不了解眾籌的含義,偷換概念。比如合伙不叫合伙,改叫眾籌;融資不叫融資,也叫眾籌;更有一些“互聯網+眾籌”的現象,如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產品預售(消費眾籌),互聯網平臺投資承諾收益(理財眾籌),捐贈(公益眾籌)等。以上這些算是眾籌,但我們研究和提出的眾籌有別于此,于是1898的楊眾籌自創門派,稱之為“中國式眾籌”。
中國式眾籌為何不同,他的獨特魅力在哪里,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中國式眾籌的三個關鍵特征
中國式眾籌與傳銷,直銷,非法集資,“偽眾籌”有著本質的區別,先來看下它的三個關鍵特征。
(1)特定對象(熟人圈):
其他眾籌形式或者偽眾籌,大部分的目的是籌資,中國式眾籌核心目的是籌人,既籌到項目未來發展需要的資源,而這些資源都來自于有著信任基礎的熟人圈,所以我們稱之為“小錢辦大事”。
(2)人數限制(不超200人)
中國式眾籌遵從公司法規定,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而不是其他偽眾籌的多多益善。股東人數少,過程中的風險相對小,從實際操作看,股東在150人之內為佳。股東人太多,維護股東的精力投入大,如果股東粘性不夠,股東組成的價值,資源平臺不夠強,股東就失去了投入時間,精力的積極性,項目運營必然存在風險。
(3)不承諾回報
不承諾回報不代表沒有回報,而是通過頂層設計,回饋股東的“多元化回報”。如果眾籌項目只是單純的投資收益的回報,這種回報機制太單一,也缺乏帶動作用,勢必難以有說服力,股東參與度也不會高。好的回報要考慮收益,情懷,政策,平臺價值,公益等因素,并且要進行科學化的設計。
中國式眾籌成功的三大法寶
中國式眾籌的關鍵特征,決定了它的成功并非簡單易行,要保證眾籌項目的成功,我們提煉了三大法寶。
(1)時間足夠長
無論是平臺類眾籌還是項目類眾籌,做眾籌項目的過程也是自我梳理,篩選股東,構建項目價值鏈的過程。因此時間足夠長,能在過程中看到哪些股東是我們想要的。眾籌項目一般通過設計和講故事,會讓股東很興奮。比如傳統銷售采取各種方式讓人在興奮中迅速簽單,而中國式眾籌講究慢工出細活,一定要讓股東足夠冷靜,認可了,理解了再去做。但是收錢一定要快,股東想好了,一般1-2天資金到位,即“前期未雨綢繆,收錢一蹴而就”
(2)選人足夠嚴
中國式眾籌核心就是選人,即選擇一批有著共同愿景,價值觀,靠譜的人。人選好了,項目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尤其是項目發起人,一定要有格局,情懷,操守,責任,眾籌項目的成功就是發起人多年信任紅利的變現。
股東招募是通過執委表決,股東推薦,信任背書幾方面,能夠去保持股東圈子的純凈,把最有價值,最靠譜的股東融入進來。那種給錢就要的眾籌項目,注定會失敗。
(3)籌錢足夠多
不同于傳統企業融資的A輪,B輪,眾籌要根據項目的愿景和定位,一次融資到位,我們一般預測為正常運營3-5年的預算,也可以加20%的浪費或者損耗。
籌錢足夠多,項目運營不會有壓力,我們也可以招募最好的專業團隊來運營,尤其是股東也不會每天都關注著項目盈利還是賠錢,減少項目運作過程中的阻力。
中國式眾籌是對人性的挑戰,自私也好,無私也罷,過程中只可陽謀而勿陰謀。眾籌是拿大家的錢為大家做事,集資是拿大家的錢為自己做事,切勿耍小聰明,200雙眼睛看著你,輕則項目操作失敗,重則以后永遠告別朋友圈。
做好中國式眾籌,講的是情懷,靠的是信任,看著容易,操作艱難。一個“中國式”,也讓眾籌的生態布局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中國式眾籌講求的是長遠利益和回報,短期投機,見利忘義必然失敗。布道中國式眾籌任重道遠,作為布道者我們還需要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