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來,用以終為始的方式去思考,是L老師和L老師告誡我最多的一件事兒。
以終為始,思考報告的切入點。
身處戰略咨詢公司,報告的創作不可少。每一份報告都有一條生命線,稱為邏輯線。它貫穿全篇,串聯結論,使報告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偶爾也漏)。其實簡單而言,邏輯是把正確的結論歸納糅合,再分拆融進報告中的一個重要線索,是為了更好地講故事。(說一下我對講故事的理解,講故事不是純屬自圓自話,更是一種溝通話術,能讓boss到小員工在匯報全程中頻頻點頭的話術)邏輯可以從前至后地順推,當然也可以以終為始地逆推。項目中經驗所得,以終為始地去建立及梳理邏輯,絕對是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它總能讓你抓住主干,棄掉旁枝,清除思考過程的冗雜產物。一份以始為終的報告,嚴謹縝密,足以執簡以御繁。
以終為始,思考戰略的出發點。
同事小C認為以終為始地去思考戰略并推導出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純屬戰略大忽悠。支撐他言論的點在于,他認為甲方公司中層以下,甚至中高層的執行員工,都是自下而上的解決工作問題,而非和我們一樣以一種獨特的、客觀的視角去看待公司戰略。這一點,我是認可的,身為執行員工,如果每次做事時總是思考這事TM該不該做,符不符合公司大戰略,早就被開除了。以自下而上的思路出發,小C認為企業發展是一步一步慢慢摸索出來的,而早期戰略的方向可能或應該是由某位極具前瞻性、發展性大眼光的大boss直接拍定。換句話說,小C認為戰略就是抓趨勢,抓住了慢慢去執行摸索。那天沒有反駁他,現在再回想,這種抓趨勢再執行,不就是一種以終為始的方式嗎?我也能理解小C對于我們公司戰略大忽悠的感嘆,因為在這個項目中,并沒有為甲方企業尋覓到未來發展大趨勢,只是簡單地從如何做到絕對第一的企業目標倒推了一條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的路徑。不過,理解歸理解。小C認為以終為始地思考戰略不靠譜,我是不認可的,以終為始沒有問題,問題應該出在到底什么是戰略,至于這一點,我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我相信且經驗可知,以終為始地思考戰略,能有效幫助自己理清思路,切中戰略出發點和制高點。
以終為始,思考工作的真意圖。
關于這略顯重復的一點,我只想說一句。以終為始地思考工作,就是大家爛熟于心的答題之前先了解出題人的意圖,工作之后,不過就是把答題換成工作,出題人換成老板了而已。
以終為始地去思考,簡單不繁,謹記于心。
止。
2017/06/15
Just Keep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