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蔡,非暴力溝通受益者、踐行者、分享者,今天開始阿蔡會在簡書上不定期陸續寫一些個人對非暴力溝通學習體會,阿蔡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總結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如果覺得受益,歡迎轉發和打賞。2月18日寫于西安咸陽機場”
“非暴力溝通”又稱“愛的語言“或者“長頸鹿語”是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1963年,馬歇爾創立了非暴力溝通模式。
非暴力溝通是基于需要意識。
With? every thing people do or not do,they try to
fulfill a need.
無論人們是做還是不做某件事,都是為了滿足某種內在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表達四步驟:
一留意觀察、二表達感受、三理清需要、四說出請求。
簡單說:1、是什么?2、怎么樣?3、為什么?4、怎么辦?
那么什么是觀察呢?
阿蔡總結為簡單易懂的五個字:眼、耳、口、鼻、舌。
觀察是指我們直接看到(眼)、聽到(耳)、嘗到(口)、聞到(鼻)、觸到(舌)的。
非暴力溝通中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并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講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同時,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于特定事件和環境中的觀察。(《非暴力溝通》第三章 區分觀察和評論P027)。
評論是指觀察所觸發的想法和解讀。
一、留意觀察: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帶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成熟的人十分敏銳,就像聽交響樂的不同樂章,不論是熱情奔放,還是柔和舒緩,他都能體察到細微的起伏?!比欢?,根據羅洛·梅的敘述,大多數人的感受“像軍號聲那樣單調”。(《非暴力溝通》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P038)
二、表達感受:感受是指情感、身體感覺、心情或者精神狀態。感受是需要的靈魂,它告訴我們滿足或者未滿足的需要,感受沒有好壞之分,沒有正向負向之分,只有需要滿足時候的感受、需要沒有滿足時候的感受之分。
為了清晰地表達感受,我們編制了以下的詞匯表。
(1)下列詞語可用來表達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的感受:
興奮? 喜悅?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興高采烈
感激? 感動? 樂觀? 自信? 振作? 振奮? 開心
高興? 快樂? 愉快? 幸福? 陶醉? 滿足? 欣慰? 心曠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靜? 自在? 舒適? 放松? 踏實? 安全? 溫暖? 放心? 無憂無慮
(2)下列詞語可用來表達我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候的感受:
害怕? 擔心? 焦慮? 憂慮? 著急? 緊張? 心神不寧? 心煩意亂
憂傷? 沮喪? 灰心? 氣餒? 泄氣? 絕望? 傷感? 凄涼? 悲傷
惱怒? 憤怒? 煩惱? 苦惱? 生氣? 厭煩? 不滿? 不快
不耐煩 不高興
震驚?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獨? 郁悶? 難過
悲觀
沉重? 麻木? 精疲力盡? 萎靡不振? 疲憊不堪? 昏昏欲睡? 無精打采
尷尬? 慚愧? 內疚? 妒忌? 遺憾? 不舒服
? ? ? ? ? ? ? ? ? ? 小結
? ? ? ?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通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此外,非暴力溝通還對表達具體感受的詞語與陳述想法、評論以及觀點的詞語作了區分。(《非暴力溝通》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P43)
感受: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
非暴力溝通強調,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我們的感受。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并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
我們把愿望說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如果我們想利用他人的內疚,我們通常采取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不愉快的感受歸咎于對方。家長也許會跟孩子說:“你成績不好讓媽媽傷透了心!”言下之意,他們快樂或不快樂是孩子的行為造成的??吹礁改傅耐纯?,孩子可能會感到內疚,并因此調整行為來迎合他們。遺憾的是,這種調整只是為了避免內疚,并非出自對學習的熱愛。
我們可以通過“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系。
阿蔡友情提醒,我們往往把感情和想法混淆。我們要注意區分感受與想法。
比如:我感到被忽視了。
這個其實是想法,背后的感受可能是傷心、生氣、孤獨、煩惱、失望等。
同樣的有:被孤立、被冷落等。
三、理清需要:在表達完感受告訴后,說出哪些需要(或價值、愿望)導致那樣的感受。
每一個感受的背后都有一個需要在里面,在非暴力溝通中,提倡關注自己和對方尚未沒滿足的需要,會讓自己的生活發生質的變化。
非暴力溝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鍵在于它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非暴力溝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P053)
需要——滋養生命的要素,人類擁有共同的基本需要,以使生命能夠健康成長和自我實現。
阿蔡特別提醒
需要有三個特性
1/普世性
2/抽象性(不包含具體的人、地點、事件或行為)
3/被所有人都珍視
以下是馬歇爾在《非暴力溝通》書中提出的需要
? ? ? ? 根據我長期以來的經驗,一旦人們開始談論需要,而不指責對方,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1、自由選擇(Autonomy)
選擇夢想/目標/方向Choosing? dreams/goals/values
自由制定計劃來實現這樣夢想、目標和方向
Choosing? plans? for fulfiling? one's? dreams,goals,values
2、慶祝(Celebration)
慶祝生命的創造力以及夢想的實現
Celebrate? the? creation? of? life? and? dreams? fulfilled
紀念人生的失落、親人的去世或夢想的破滅等(表達悲傷)
Cekebrate losses;loved? ones,dreams,etc.mourning
3、言行一致(Integrity)
真誠Authenticity? 創造Creativity? 意義Meaning
自我肯定Self–worth
4、滋養身體(Physical Nurturance)
空氣Air? 食物Food? 運動Movement,exerise
免于病毒、細菌、昆蟲及肉食性動物的傷害
Protection? from? life–threatening? forms of life,
Viruses,bacteris,insects,Predatory animals
休息Rest? 住所 Shelter? 觸摸Touch? 水Water
5、玩耍(Play)
樂趣Fun? 歡笑Laughter
6、情意相通(Spiritual? Communion)
美Beauty? 和諧Harmony? 激勵Inspiration
秩序Order? 平靜Peace
7、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
接納Acceptance? 欣賞Appreacation?
親密關系Closeness? 社區Community
體貼Consideration? 成長Contribute? to be? enrichment of life
安全感Emotional? Safety? 傾聽Empathy
誠實(誠實使我們能夠認識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
Honesty(the? empowering? honesty? that? ebables? to learn from our limitations)
愛Love? 信心Ressurance? 尊重Respect? 支持Support? 信任Trust? 理解Understanding(《非暴力溝通》P053)
四、說出請求:
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么?具體的請求,這一要素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采取何種行為,來滿足我們。
請求——滿足需要的具體策略
不容易被接受的請求
1、否定、負面的請求
比如:兒子,你能不能不要吵?
2、模糊的請求
比如:老公,你晚上能不能早點回來?
3、請求中包含比較
比如:老公,你能不能向隔壁老王一樣工作努力
4、并非請求行為,而是請求某種感受
老公,你能不能讓我開心一點?
容易被接受的請求
1、告知對方我們提出請求試圖滿足的需要
2、正面肯定的行為
3、明確具體
4、開放的態度
總結一下:
非暴力溝通表達四步驟:
一留意觀察、二表達感受、三理清需要、四說出請求。
簡單說:1、是什么?2、怎么樣?3、為什么?4、怎么辦?
借助這四個步驟誠實的表達自己,是非暴力溝通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借助它們關切的傾聽。
非暴力溝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情況,并根據個人風格及文化環境做出調整。
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在于對其四要素的覺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進行交流。
有時我們只是用非暴力溝通的形式進行溝通,而忘了溝通的目的。
阿蔡友情提醒,非暴力溝通目的就是建立高品質的連接,讓由衷地給與得以發生。
NVC簡史
1.NVC由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Rosenberg)于1963年提出。
2.最早是在1960年代為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學校項目提供糾紛調解和人際交流技巧培訓。
3.1994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將NVC引入前南斯拉夫的學校中,到1998年,有超過1500名來自40個城鎮的老師接受了為期6天的培訓。
4.接著,歐盟資助NVC培訓師將NVC介紹到4所以色列學校、4所巴勒斯坦學校以及北愛爾蘭的學校。
5.此后,以色列政府將NVC推廣到以色列的學校中;同時,歐盟資助的NVC項目也推廣到其他國家。
6.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NVC列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領域非暴力解決沖突的最佳實踐之一(Best Practices on Non-Violent Conflict Resolution in & out of school - Some examples)。
7.除了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外,NVC還被廣泛運用到世界各地不同層面不同環境中的沖突預防和解決,其中包括世界上飽受戰爭創傷的地區,如盧旺達、布隆迪、尼日利亞、斯里蘭卡、中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北愛爾蘭等。
8.薩迪亞·納德拉(SatyaNadella)在2014年2月成為了微軟CEO,在他的帶領下,微軟的市值增長了2500億美元。納德拉能做到這一點,和他在微軟建立的更加包容和開放的企業文化有很大關系。他成為微軟首席執行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通讀馬歇爾·羅森伯格的《非暴力溝通》。
9.《非暴力溝通》是香港大學推薦必讀50本書之一,也是樊登讀書會推薦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