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書籍收獲:
第五章以“追求完美主義:怎樣出色完成工作”為核心,通過稻盛和夫的親身經歷與哲學思考,闡述了“完美主義”在職場中的重要性及其實現路徑。前半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關鍵點:
1.?完美主義的必要性
稻盛和夫強調,工作的成果必須追求“完美”而非“最佳”。“最佳”是相對他人的比較結果,而“完美”是絕對的標準,要求從細節到整體均無瑕疵。他以制造業為例,指出即使99%的工序合格,1%的失誤也可能導致整個產品失敗,因此必須杜絕“差不多”心態,將“零缺陷”作為終極目標137。
2.?“有意注意”的訓練
稻盛提出“有意注意”的概念,即通過刻意訓練,培養對細節的敏銳感知力。例如,在陶瓷燒制過程中,工人需全神貫注觀察火候與材料變化,任何微小的偏差都需立即修正。他認為,這種專注力需在日常工作中反復練習,最終形成習慣,從而避免因疏忽導致的重大失誤37。
3.?預見完成狀態
在行動前,需在腦海中清晰描繪工作的“完成狀態”。稻盛以自身研發新型陶瓷的經歷為例,說明只有通過反復設想成品的理想形態,才能精準把控每個環節的細節。這種“預見力”不僅能減少試錯成本,還能激發創造性的解決方案17。
4.?思維方式與責任意識
稻盛指出,完美主義的實現離不開“思維方式”的轉變。他認為,員工需將工作視為個人價值的延伸,而非單純的謀生手段。例如,他在京瓷公司推行“產品即人格”的理念,要求員工像對待藝術品一樣對待產品,從而將責任感內化為行動動力29。
5.?拒絕“修正主義”
稻盛反對“先完成再修正”的工作態度。他認為,許多錯誤無法通過后期補救(如“用橡皮擦掉”),必須在初始階段杜絕。這種理念尤其適用于高風險行業(如航空、醫療),強調“一次做對”的重要性。
感恩日記:
感恩思涵老師帶領大家共讀書籍干法,陪伴大家成長;
感恩鄰居的信任,紛紛推薦做婚慶的公司來聊合作;
感恩思瀾老師的支持,抽空審核文件。
冥想感受
今天冥想的時候,關注自己的呼吸,慢慢加深呼吸,感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