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分享一篇短文:
看到兒子拿回來的勉強及格的試卷,
我失望透了!
兒子都11歲了,還一點兒都不懂事,
一點兒也不聽話,一點兒也不爭氣,各方面都不如同齡人。
失望之余,我寫了一篇《尋人啟事》來發泄心中的怒火,
全文如下:
我有一個好孩子,可是后來丟失了,
現在特登報尋找。
他今年11歲,很聰明,但不驕傲。
他熱愛學習,做作業非常認真,
每次考試都是全班前三名;
他很聽話,從來不用父母操心,
吃飯不挑食,身體健康,很少生病;
他熱愛勞動,積極做家務,不玩游戲,
也很少看電視;
他性格開朗、活潑大方,在親戚和長輩面前表現得彬彬有禮;
他有很多品德優良、成績優秀的朋友!在父母有煩心事時,
他不會去打擾,而是很懂事地來安慰父母;
他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錢,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得體,讓父母感到驕傲!
可是,誰能告訴我,他在哪里呢?寫完后,我又看了一遍,
不禁感慨萬千,假如我真有這么一個兒子,那該多么幸福啊!
當晚,我把這個《尋人啟事》貼在了兒子房間的門上,
然后去睡覺了。
我想,第二天早上兒子起床后應該看得到,
真希望他能知恥而后勇,
向著我心目中理想的兒子前進!
哪怕只是接近一點兒,我也會很欣慰得!
第二天早上,我發現兒子門上的《尋人啟事》已經沒有了,
當我走回自己的房間時,驚訝地發現門上也貼了一張尋人啟事,
揭下來仔細一看,我愣住了!
兒子寫的《尋人啟事》,全文如下:
我有一個好媽媽,可是后來不見了,現在特登報尋找!
媽媽很普通,她沒有電影明星那樣光彩照人,
也沒有市長那樣大的權力,更不像世界首富那樣有錢,
但她很愛我。
在我什么都不會,只會發出惱人的哭聲時,
她從不嫌棄我,她每天都慈愛地陪伴 我。
在深夜里,雖然她很困了,甚至睡著了,
但只要我發出一聲哭叫,她就會立刻滿懷關切地抱住我,
緊張地查看我哪里出了問題?然后再哄我睡覺。
她花了好多時間教我這個小笨蛋說話和走路,
雖然我學了很久,才含混不清地說出了“媽媽”這個詞,
但媽媽從來不說我笨,相反,她還興高采烈地親我,
夸我聰明,讓我大受鼓舞!
后來我上學了,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好,
但她依然很愛我。她說:早開的花不一定會早結果,
早結果的不一定結的果就大。
媽媽從來不因我的成績而嘲笑我,她知道,
越是成績不好,越需要關心和鼓勵。她還說,
相比成績而言,我的健康和快樂更重要。
雖然我總是犯錯,總是因為成績不好讓媽媽丟臉,
但她依然很愛我,因為我是她的孩子。
我也很愛媽媽,不是因為她是優秀工作者,
而是因為她是我媽媽。
看完兒子寫的啟事,我淚流滿面……相比兒子,
我覺得自己太狹隘了!
我們做父母的常常會因為孩子不夠優秀而抱怨他們,
但孩子們卻不會因為我們不夠有錢,不夠有權,
不夠漂亮而抱怨我們。
我們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我們的愛純凈和純粹。
在這一點上,我們愧對孩子。
真正的愛,是不應該附加任何條件得!
我想起了心理學家羅杰斯的名言:“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孩子無條件地接受了我們,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接受孩子呢?
為什么一定要苛求他們十全十美呢?
我擦干淚,再次來到兒子的門前,敲響了門,要向兒子道歉。
不是孩子不優秀,只是家長太落后!
非常棒的一篇短文,與為人父母的家長們一起共勉吧! ? ? ?
“媽媽與保姆最大的區別就是她存在的意義,絕不僅僅甚至不包括無微不至地照顧家人的衣食住行,而是做家人情緒的引路者、精神的支持者。”今天看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轉自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