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續

剛才老師講課講到《歡樂頌》里樊勝美說“寒門子弟無出頭之日”的言論和價值觀是不正確的,以及LW曾經說過“網上說《歡樂頌》整部劇的價值觀都有問題”。面對這些論斷,我只想問一句“你看過嗎?”

老師沒看過,所以她不知道這句話的背景。人都有被現實拍打的狼狽不堪的時候,曾經光鮮的羽毛七零八落臟兮兮的裹在陰冷顫抖的身體上。這樣形容被家里拖累的樊勝美一點都不是文學效果,很寫實。這時候,她頹敗的抱怨,說出那番話很真實。當然,樊勝美還會去奮斗,即便認清或對生活以及命運失敗透頂,因為她向上的天性。你說她三觀不正?知現實而不墮落,不是我們最推崇的清醒的奮斗嗎?“四十不惑之年”也不過如此吧。

前兩天看過一篇文章------《對比林徽因和陸小曼的成長軌跡,剖析富養女的關鍵》,通過對“學者型”和“名媛型”女性培養方式的對比,得出:所謂富,即精神上的富足。當然,“倉廩實而知禮節”,不過這個層面對他們兩個沒有討論的必要。再說兩人的生活狀態,林徽因的“太太客廳”的坐上賓是大哲學家金岳霖、詩人徐志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