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每晚10:30熄燈,卻沒有養成早睡的習慣,前三年總跑去同樓層的自習室,最后一年管理變松變得更加不節制,寫論文時常常熬到四五點鐘。從小就是夜貓子型,越到晚上越興奮,思維變得敏捷,記憶變得高效,等到大學腦力勞動要求不那么高了,便開始將豐沛的精力放到網絡小說和書上,后來哪怕只是無聊的刷社交應用也不舍得睡覺,如此看來確實浪費掉許多寶貴光陰。
白天大抵是按部就班,警校尤其如此,時間被打得很分散以至于無法完成需要較長專注的任務,索性便安排到晚上,8點下自習后才是屬于自己個人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拓展自己的社交。之前常聽人說夜晚是豐盈自己精神世界的時間,我看如今知識付費時代,許多人利用晚上給自己充電也是不錯的趨勢。
至于熬夜為什么會上癮呢?通俗的看法大致是仿佛晚睡幾小時今天便賺到幾小時,白天過得不夠充實需要晚上來彌補自己的愧疚感。也有的人并無忙事,就是單純的晚睡,看部電影、刷刷微博、聊聊微信,但這些70歲老人都可以完成的事情放到現在來做遲早會為此買單的吧。
我當然是提倡早睡早起,然而也有實驗證明晚睡晚起有助于提高效率,所以只要不是過度熬夜我都可以接受,只是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被網絡占據很大空間,估計再也沒有古人那種“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境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