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無聲告白》是一部偵探小說,看的時候也懷著一種對情節的期待,期待曲折,期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期待能讓人掩卷長嘆的精妙,然而都沒有,故事一直很平淡,可并不無聊,我的最深感觸就是小孩內心的掙扎與痛苦,整部小說一直很低沉,就像是冰涼的湖水。
“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故事中溺水而亡的小女孩,其實就是在父母的期待下走向了死亡。那種扭曲的愛,壓著每一個人都想逃離,那種病態的滿足讓內心的壁壘日漸消融。看到一家人分崩離析,痛苦不堪,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一個社會的悲劇,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在來自上一代的期待中茍延殘喘,要不艱難屈從,要不無情反抗。為愛犧牲事業的母親永遠在做自己的夢;內心自卑,無力反抗的父親一次次迷失自己;一心想要逃離的哥哥,也帶走了最后的依靠;被視若無物的妹妹,成熟的讓人可怕;最后那個死去的女孩,屈從安排,迎合期待,隱忍痛苦,直到世界崩塌,深入湖底,才找到安寧。
反觀自身,又何嘗不是,每每為他人的期待而心不由衷的奔忙,越是追求滿足他人期待,就越發喪失自我,這讓我們慢慢變成了那個自己都討厭的人。
我一直在想,人生漫漫,必須要過出自己的樣子,是屬于自己的樣子。熱愛讀書,就用一生去熱愛,讓這種熱愛融進自己的生活點滴。也許這對于我們自身才是生活的意義,才是我們生活美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