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從前慢》
1)
總有女性朋友抱怨,現在的男生越來越不靠譜了。沒認識多久就表白,一旦遭拒就老死不相往來,完全沒有讀書時期那種不追到就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我問她希望他們怎么做,她說好歹再追一段時間啊,我要矜持一點,不能這么快答應,而且這樣辛苦付出的愛情才會被彼此珍惜。
《歡樂頌》里樊勝美也曾說看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得看他追你的時候,如果追你的時候都付出不多,在一起后更懶得付出。
這樣的事情似乎常常在上演,好多人抱怨身邊追求者很多,有好感的也有幾個,讓人心動的卻沒有。
這種心動大概說的是愿意花時間去了解對方喜好,花精力陪伴,嘗試理解和聽懂對方心聲,能讓彼此敞開心扉分享痛苦和喜悅吧。
2)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多一秒的等待都是奢侈。網速卡一點就抱怨,等紅綠燈都要掏出手機,公交不來就一邊看手機一邊心急如焚。越來越多的人不會跟自己相處,自然也很難學會愛別人。
我列舉幾種病態追求方式:
一,有些人的追求像追捕獵物,遇到優質的趕緊上,發現太難及時止損掉頭,總會遇到一個容(眼)易(瞎)的。
二,還有一種追求像占坑。覺得對方優秀,就送花送巧克力,每晚睡前道晚安,上下班接送,想盡一切辦法占有。在一起后就打回原形,各種矛盾都冒出來了。
病態追求者多了,菇涼們也都產生了免疫,開始對追求者各種防備和試探,不過通常得到的結果都不太滿意。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單身。
還記得前年木心的《從前慢》突然火了,大家都吵著嚷著“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真美好。這大概也是點燃了大家內心熱烈的期盼,哪有人不向往愛情,不希望有人懂有人愛呢。
讀書的時候,我們為了引起暗戀的人注意,會特地假裝上廁所,不經意從他窗前經過無數次,被同桌說成尿急尿頻都不怕。偷偷寫情書,撕了又重寫,寫了又扔垃圾桶。為了方便打聽他的消息,還會特意跟他的好朋友混熟。
像這樣真摯的愛情越來越少了。畢業之后,時間過的更快了,每個人都在為前程奔波。22歲畢業,很多人默認25歲結婚,留給愛情的時間大概只有3年,排除找工作、交朋友的時間,追求、磨合都需要時間,這下子突然理解為什么有些人的追求這么敷衍了。
3)
我們在感慨男生越來越現實的時候,或許也該反思下現在追求的成本也逐步增高了啊。逛街吃飯看電影,買花買衣服鞋子包包,哪一樣都得花錢花時間。在一起后需要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更多。
一味的用時間和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感情,也是可悲的。
王志文曾經說過:愛情就是找一個隨時可以說話的人。
人活著,除了基礎的物質支撐,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交流。在工作失意的時候,在莫名感傷的時刻,在抬頭驚見彩虹的瞬間,我們想找個人分享。在半夜輾轉反側,睡不著的時候,突然孤獨了,就想找個人說說話。這大概就是愛情的魅力,我們期待著有個人可以聆聽可以交流。
其實也沒什么真愛存在,不過是兩顆心互相包容和遷就。半夜睡不著,搖醒枕邊人,他沒抱怨,安靜的聽你講,陪你說話,這就是最大的滿足。你跟他大吵一架,他偷偷下樓給你買了好吃的哄你,這也是一種幸福。
4)
也許你還在抱怨他追求你的時間短,花的金錢和精力不夠,你也可以主動表達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彼此都有感覺,何苦為了這些而錯過。
快節奏的生活,誕生出的快節奏愛情,也不一定是“快餐式愛情”。其實只要用心溝通,終究還是能遇到那個愿意了解與懂得自己的人的。
別灰心。錯過了這個七夕,記得下個七夕要把握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