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管理又出了問題,三項學習夾在一起,每一樣都不夠投入,沒有積極參與互動,甚至連課和作業(yè)都開始出現積壓了。第一階段要求不高,你就按時上課完成作業(yè),即使問問題完成互動,確定自己有消化吸收就可以了。
如果說彭小六的是干貨,股社區(qū)出來是滿滿的新鮮貨了,他分析出來的結論你可以直接拿去用,可以作為你股市決策的直接依據。
想起當初為什么會關注到姚堯,就因為他寫了一篇關于馬英九的文章,覺得這個人太有智慧了,那么以他的智慧去分析其他事情的話,應該也有同樣的深度,比如股市。
大家喜歡看分析有深度的文章,時政類股票類,等等,碰到一個事件看不懂,就希望借助你智慧的頭腦來分析一下,故事性和實用性極強,時時挑動著你的神經。這種需要在一個領域深耕。相比之下,那些自我反省,簡單思考的文章沒人看,也是因為你水平不濟啊,只能從自己出發(fā)寫,無法從別人需求倒推寫
關注時政和軍事太多,離自己生活就會太遠,現在的重點還是自個人成長類,不要跑偏了。
專業(yè)性+傳播力,缺一不可
個人品牌——建立起對人的信任感
簡書上的贊比朋友圈的贊要值錢得多,因為它會累積,而且是一種真正的認同。另外,如果要想在簡書上走出一條路的話,考評的指標也應該更細化一點,幾篇閱讀量超過1000的文章,幾篇上首頁的文章,還有點贊數粉絲數等等,綜合考量。
一開始應該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把他們的內容整合一下,加入自己的案例,用自己的語言,可以的話再加一點圖示,最主要還是說出來才能證明是真正掌握了,而這也同時解決了初期沒內容可寫的問題——這就是你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