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的內(nèi)容是圍繞“周禮”中的“射禮”展開陳述。
2、孔子的一生志向就是復(fù)興周禮。
禮的作用前面課程已多次提過:強化人的身份意識和集體認同,讓尊卑長幼各安其位。
3、“射禮”作為“周禮”的一部分,也不例外。——“燕禮”為的是明確君臣等級,“鄉(xiāng)飲酒禮”為的是明確長幼輩分。
4、今、古“射箭”之區(qū)別:
今天,只是一項單純的體育項目,或風(fēng)景區(qū)娛樂項目,射不中靶心,說明你箭術(shù)不靈光,與道德無瓜葛,跟國運、前程更是沒有絲毫聯(lián)系。
古時射箭,能否射中靶子并不取決于武藝,而是取決于道德。
由此,賦予它更深刻的意義。——正心誠意者才能射中,才夠資格做諸侯。射箭和禮樂做得不好的君臣,會有流亡國外的風(fēng)險。
5、幾個漲姿勢的小貼士:
“君子之爭”——本義是:講究禮儀的射箭比賽。
納蘭性德,首先是大內(nèi)高手,其次才是詩人。
“禮”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為何不是“仁”?漢唐以后,孔子和《論語》的地位一路飆升,周禮又和社會現(xiàn)實實在沒法合拍,因此,務(wù)虛的“仁”取代務(wù)實的“禮”。
6、今日思考:射箭的話題就說到這里吧,明天我想談一談《論語》的讀法。這部書需要一點特殊的讀法。我們就從孔子的兩句怪話開始說起吧。孔子說過:“丟了官就該趕緊窮掉,死了就該趕緊爛掉”,現(xiàn)在,請你不要查任何資料,僅從字面上想想孔子這兩句話,你覺得孔子到底想說什么?(答案僅供參考)
答:從文中的一段話:
……很多諸侯國要么鬧政變,要么被吞并,君臣四處流亡,流亡途中當然還要惦記著復(fù)辟,復(fù)辟就會造成更多的動亂。在儒家看來:你們活該,誰讓你們平時不好好射箭呢!……
“丟了官就該趕緊窮掉”,可否理解為:如果丟了官沒有趕緊窮掉,途中當然還要惦記著復(fù)官,復(fù)官就會造成更多的動亂。在儒家看來:你們活該趕緊窮掉,誰讓你們平時不好好為官呢!
“死了就該趕緊爛掉”,是否與“老而不死是為賊”同義?當一個人沒有存在價值的時候,老而不死,還占用著各種資源,跟賊就是同類。既然死了,就趕緊爛掉,好騰出地方……